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1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4.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13.1946年夏报刊上有人用了下列标题作为文章标题,其中哪一项描述最符合事实
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12.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
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
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
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
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④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0.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8.“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7.在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公民法演进为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 B.最高统治者的推动
C.对外扩张的需要 D.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