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5.史料文本(15分)
史料一
《清明上河图》
史料二
《蒙娜丽莎》
史料三
《格尔尼卡》(局部)
请回答
(1)史料三中的美术作品最有可能是什么流派的? ( ) (2分)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的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名画,写出解说词。(13分)(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或背景、艺术风格或流派)
43.史料文本(12分)
史料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
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史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7分)
(2)新三民主义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有什么重大发展?(5分)
42. 史料文本(11分)
史料一 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忘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年来当道讲求洋务,亦尝造枪炮、设电线、建铁路、开矿、织布,以起而应之矣。惟所用机器,所聘工师,皆来自外洋,上下因循,不知通变。德相俾斯麦谓我国只知选购船炮,不重学艺。尚未知富强之本,非虚言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
史料二 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仪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称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序
史料三 近者建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故徒糜巨款,无救危败…… --康有为《上皇帝第四书》
请回答:
(1)郑观应认为“洋务”存在哪些不足?(3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和洋务派在政治主张上的主要区别。(4分)
(3)联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析郑观应思想的影响。(4分)
41.史料文本(12分)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瓦特的伟大天才,在1784年4月的专利说明书上得到了证明。在这个说明书上,他不把蒸汽机看成是一种有特殊用处的事物,而把它看作是大工业可以普遍应用的东西。……没有蒸汽机是不可能发明机器的。
以下摘自《改变世界的100件大事》
从凯伊发明飞梭到卡特莱特制造出织布机,整个棉纺织工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转换的过程。为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而必须进行技术革命的其他工业部门,首当其冲的是动力部门。
在瓦特之前塞维利和纽可门在蒸汽动力的研究发明上揭开了序幕。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勤奋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物理学、化学知识。
瓦特幸而碰到了两个非凡的、能够了解和帮助他的人,罗巴克和博尔顿,他们看好瓦特发明的巨大社会效用,提供大量生产的资金作为研制经费。瓦特终于改良了蒸汽机并在威尔金森制铁厂投产使用。此后在许多部门广泛应用。
材料二 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19世纪后期,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催生了发电机,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经历着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
请回答:
(1)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 )(2分)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2)就蒸汽动力和电力两种新能源产生的条件、原因和过程来看,有什么不同点?(10分)
40.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观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 ( )
A.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39.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
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8.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
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
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37.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
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
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
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年代是 ( )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36.贯穿延安整风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宗派主义 D.改革开放,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