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35第(1)小题)“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的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机 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0年四川卷文综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0年海南卷历史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9.(2010·广东省中山市高考模拟试题4)历史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8.(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7.(2010·安徽省皖中地区示范高中联谊会高三联考)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奏;“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人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B.外国资本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 D.民族工业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6.(2010·广东省中山市高考模拟试题6)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因素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扶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的
客观积极影响 ④人民群众的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自始至终的支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0·辽宁省大连市高三考前交流卷大连市第十一中学)《管子》中有一句话:“彼鸿有时而南,有时而北,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惟有羽翼之故”,意思是领导者因为有辅佐他的人,所以不怕掉下来,可以随心所欲。齐桓公也感慨说“寡人之有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也。”其中“仲父”推行的改革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是:()
A、废除了井田制 B、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D、建立了郡县制
4.(2010·湖北省襄樊市南漳一中高三模拟文综试题十三)某一寺院的墙壁上题着这样一首无名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 这首诗主要反映的是
①临安交通发达②那时已经有交通地图了③人民渴望收复失地④南宋统治腐化苟安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3.(2010·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