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2010·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1842年魏源编竣并刊行了《海国图志》。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但咸丰未细读,读后有何感受,今人亦无从得知。1851年《海国图志》传往日本,两三年内,日本刊印的各种选本有二十多种。这一现象( )
A.成为中国在现代化方面被耽搁二十年的诠释
B.导致十九后半期中日国势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C.激发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变革
D.是中国重视文化编撰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成就
13.(2010·天津市宝坻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2.(2010·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高三年级下学期模拟试题)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①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未受外来冲击
③机器工业在中国尚未形成优势地位 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0·辽宁省大连市高三考前交流卷大连市一0八中学)《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0.(201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主要是指
① “开眼看世界”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 ③④
9.(2010·全国Ⅰ卷文综15)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8.(2010·河南省新乡平顶山许昌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曾国藩立稿、李鸿章会衔上疏清廷“今中国欲仿效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似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自强之至意。”洋务派此举的深远意义是
A.开“西学东渐”之风 B.开近代教育出国留学之先河
C.推动“中学西传” D.维护封建统治
7.(2010·湖北省安庆市高三下学期重点中学联考)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6.(2010·山东省费县一中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短句,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中国文学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变化
5.(2010·广西南宁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又道: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该材料中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是 ( )
A.“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
B.“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
C.“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
D.“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