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SiCl4 B H2O C BF3 D PCl5
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量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 解旋酶 B DNA连接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 RNA聚合酶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不同 D 信使RNA不同
31].(15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30].(27分)回答下列(1)、(2)小题。
(1)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2)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
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B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A箱的番茄呈 色,B箱番茄呈 色。从这两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发现A试管中呈砖红色,B试管中也呈此颜色,但比A试管中的颜色 (深或浅),说明经乙烯利处理后番茄中 含量增多了。
根据上述实验可证明乙烯具有 的作用。
29].(16分)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
(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几个氧原子,为什么?
(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 。
(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 个--官能团。
28].(16分)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 。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炔发生了 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炔发生了 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
27].(15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
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填空:
(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