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第Ⅱ卷(综合题 共52分)
2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第一年 |
26.6 |
32.1 |
41.3 |
第二年 |
27.2 |
34.3 |
38.5 |
第三年 |
28.8 |
36.7 |
34.5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21.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19.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18.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