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285  357293  357299  357303  357309  357311  357315  357321  357323  357329  357335  357339  357341  357345  357351  357353  357359  357363  357365  357369  357371  357375  357377  357379  357380  357381  357383  357384  357385  357387  357389  357393  357395  357399  357401  357405  357411  357413  357419  357423  357425  357429  357435  357441  357443  357449  357453  357455  357461  357465  357471  357479  447348 

4.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         ②具有明血缘的作用 

③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     ④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3.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  )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试题详情

2.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C.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D.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试题详情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试题详情

28、(1)(4分)

    (2)(4分)

(3)(4分)

(4)(2分)

试题详情

27、(1)(6分)

(2)(6分)

(3)(6分)

试题详情

26、(1)(6分)

   (2)(4分)

(3)(4分)

(4)(4分)

试题详情

26、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领,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乒嗣君并不许立及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勃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众阁臣无不悄悄,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手!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2分)其理由是什么? (2分)起了什么作用? (2分)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 (2分)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揣揣惧者”? (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