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449  357457  357463  357467  357473  357475  357479  357485  357487  357493  357499  357503  357505  357509  357515  357517  357523  357527  357529  357533  357535  357539  357541  357543  357544  357545  357547  357548  357549  357551  357553  357557  357559  357563  357565  357569  357575  357577  357583  357587  357589  357593  357599  357605  357607  357613  357617  357619  357625  357629  357635  357643  447348 

17.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试题详情

16.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试题详情

15.网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对于这块石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明末郑成功部队开设军屯时树立的界碑

B.清初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时的遗物

C.是明朝前期的遗物         

D.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

试题详情

14.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 付于思巴。”以上材料表明①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②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③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④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走势制约地方势力

试题详情

12.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秦、唐、明   

C.秦、元、清           D. 汉、宋、明

试题详情

11.“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这段文字应出自   

A.“太初历”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试题详情

10.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试题详情

9.北宋时期的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首诗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试题详情

8.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唐朝:大放异彩的艺术》一书,他需要查阅相关的书籍。下列文献、书籍、艺术作品为他所需要的是

A.《萧翼赚兰亭图》《颜氏家庙碑》《秦王破阵乐》  

B.《妇女风鸟图》《兰亭序》《洛神赋图》

   C.《御龙图》《坤舆万国全图》《自叙帖》

D.《女史箴图》《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