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749  357757  357763  357767  357773  357775  357779  357785  357787  357793  357799  357803  357805  357809  357815  357817  357823  357827  357829  357833  357835  357839  357841  357843  357844  357845  357847  357848  357849  357851  357853  357857  357859  357863  357865  357869  357875  357877  357883  357887  357889  357893  357899  357905  357907  357913  357917  357919  357925  357929  357935  357943  447348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影响未来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条件改善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修建了水利设施,变旱地为水田

试题详情

39、(山西省太原五中1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形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个村镇,并简述理由。(3分)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弊。(3分)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请说明原因。(3分)

答案  (1)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3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3)丁,有山脊阻挡视线(3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

B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3分)

(5)丁;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3分)

试题详情

38.(新疆乌鲁木齐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5°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依据图判断,此时A城镇风向是  (单项选择)

   A.西风          B.东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城镇规模最大的是   

(3)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4)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目前利用方式是否合理?     。理由是  

   ②在E、F两地中,较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地附近,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答案  (1)C ;  (1分)  (2)D;A; (2分)

  (3)A;  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2分)

  (4)①不合理(1分);山地坡陡,开垦耕地易导致水土流失(2分)

②E;(1分) RS(遥感)(1分)

试题详情

37. (福建大田五中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D处海拔为    米。

        ⑵C处地形为     ,其相对高度最多不超过   米,不低于   米。

          ⑶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建水库,你认为在何处筑坝更合理      ,理由是                  

        ⑷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处最适合建设城镇          

其有利条件是                           

答案  ⑴ 1100

⑵  陡崖    800   400

⑶  A处    在A处筑坝,库区可避开喀斯特地貌区,减少水库渗流损耗

⑷  ①地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

试题详情

36.M、N两地所在国家:                                           (   )

    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

    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北部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答案  35.C  36.A

试题详情

35.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

     D.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试题详情

34.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答案  33.A  34.D

(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35-36题。

试题详情

33.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答案  31.A  32.D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九月月考)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4(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33-34题。

 

试题详情

31.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