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826  357834  357840  357844  357850  357852  357856  357862  357864  357870  357876  357880  357882  357886  357892  357894  357900  357904  357906  357910  357912  357916  357918  357920  357921  357922  357924  357925  357926  357928  357930  357934  357936  357940  357942  357946  357952  357954  357960  357964  357966  357970  357976  357982  357984  357990  357994  357996  358002  358006  358012  358020  447348 

35.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试题详情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试题详情

33.下图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试题详情

32.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试题详情

3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需要,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蓬勃发展。

试题详情

30.“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40 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一极自行坍塌”指的是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社会主义运动重大挫折

试题详情

29.对于朝鲜战争,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从对朝鲜战争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美苏媒体的对立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

C.缓和和动荡并存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

试题详情

28.如右图漫画所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为此,国际社会在20世纪40年代采取的措施是

A.成立世界银行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试题详情

27.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使有识之士认识到财富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大萧条深刻的原因之一。 这直接影响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哪一经济政策的施行?

A.增加政府采购,刺激生产     B.建立“福利国家”,实行社会财富再分配

C.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D.美国积极发展“新经济”

试题详情

26.“新经济政策规定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下面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①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②解除了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③政府以租让的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全部企业 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