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德加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其完成于1860-1862年的油画作品《贝列里一家》反映了画家舅父母和两个表妹这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作品不能反映 ( )
A.男子居于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B.男子的事业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
C.家庭主妇的职能增加了
D.省力的家用设备和廉价的佣人减少减轻了家庭主妇的家务负担
9.“虽然1937年的中国事变表面上是由关东军策划的一个地方事件,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有预谋的阴谋。……自从关东军成功侵占东北以来,军国主义者就以牺牲文官政府为代价,一举跻身子国家政治,……他们冷酷地追求权力,公开宣扬扩张,乐意诉诸恐吓和暗杀等手段,这暗示了某种非正常行为.斗材料表明七七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B.“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的成功启示
C.日本武人专政取代文官政府的斗争手段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8.“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欧洲,太平天国革命也成为一个启迪的源泉”。太平天国对欧洲的启迪主要表现在 ( )
A.引发了俄国19世纪中期的农奴起义
B.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政策有助手解决欧洲贫富不均问题
C.太平天国允许外国来华贸易符合自由贸易原则
D.马克思获得了一种对农民革命之可能性的新见解
7.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辨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中不谈”。杜威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6.“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能够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 )
A.马可·波罗介绍了东方文明 B.利玛安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C.克伦威尔打败王党军队 D.19世纪末,传教士在山东的活动
5.“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为此,中国 ( )
A.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B.失去了西北地区包括伊犁在内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C.继续丧失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
D.失去了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4.“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描述的古代文学成就是 ( )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3.“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入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 )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2.汉唐“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明代废丞相后,内阁首辅“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被顾问”。与汉唐丞相不同,明代内阁首辅 ( )
①奉命拟旨,没有建议决定权
②可以封驳皇帝谕旨
③不能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的政务
④可以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 )
A.学校 B.训诂学 C.考据学 D.文字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