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849  357857  357863  357867  357873  357875  357879  357885  357887  357893  357899  357903  357905  357909  357915  357917  357923  357927  357929  357933  357935  357939  357941  357943  357944  357945  357947  357948  357949  357951  357953  357957  357959  357963  357965  357969  357975  357977  357983  357987  357989  357993  357999  358005  358007  358013  358017  358019  358025  358029  358035  358043  447348 

13.明神宗(公元1563一1620年)晚年出现了立太子之争。先前恭妃王氏为神宗生下了长子朱常洛,后来神宗的宠妃郑贵妃又为其生下了朱常洵。神宗在郑贵妃的怂恿下,总想借机立朱常洵为太子,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虽死不惧,神宗最终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朝臣态度如此坚决的主要依据是

A.宫廷政治黑暗,易失人心       B.朝臣有权干预废立太子之争

   C.正统宗法礼制不可违背        D.废长立幼容易激化矛盾

试题详情

12.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14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南美国家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0人,150万所住房受到不同程度损毁,200多万人受灾。如果智利为灾后重建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A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B         C        D

试题详情

1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试题详情

10.斯大林曾经断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好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此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施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试题详情

9.“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试题详情

8.19世纪80年代,上海等城市中出现了街灯通明的新现象,有人写诗赞叹道:“一枝火树高烛云,照灼不用蚖膏焚;近风不摇雨不灭,有气直欲通氤氲。”诗中提到的“一枝火树”应是

A.蜡烛      B.电灯     C.煤气灯     D.太阳能灯

试题详情

7.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及庆典活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4周年阅兵式上,抗美援朝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观礼台上

   B.6周年阅兵式上,受阅部队的新军装上有了军衔标志

   C.35周年庆典上,农民方队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D.50周年庆典上,大学生方队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

试题详情

6.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试题详情

5.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     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抵制

试题详情

3.唐太宗对中央某些机构不满时曾说:“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些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和尚书省  B.尚书省和门下省   C.中书省和门下省  D.以上都不是

4造成“……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土地私有制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