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5.中共“三大”宣言称:“我们希望社会上的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这一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中共
A.认为国民党还不是真正革命的民主派 B.尚不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C.主张与中国国民党实现合并 D.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34.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这说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宗旨是
A.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 B.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地方经济
C.改善民生,限制对外贸易 D.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33.据《中国近代史》:1903年,立宪派发表文章,鼓吹“立宪”:清朝-些地方大员如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奏请“变更政体……”。据此可知
A.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 B.君主立宪成为社会政治主流。
C.他们都要求改变清朝统治的现状 D.他们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32.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导致“友邦之见谅”的真正原因是
A.中国领土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B.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D.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31.1852年英国一家报纸宣称:“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这说明
A.英国敌视太平天国运动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 D.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春秋,几多欢乐、几多困惑,艰辛执著的探索,迎来伟大祖国的和平崛起。回答24-30题 。
24.建国初期的“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25.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是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6.1958年,“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该运动直接导致的消极后果有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③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④三大改造被迫中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1975年,邓小平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开始进行全面整顿,首先整顿的是
A.财政金融 B.文化教育 C.铁路交通 D.工矿企业
2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根本错误 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29.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问题,从政治上看是为了
A.加强党的领导 B.保护各少数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动.
C.巩固和发展民族统一战线 D.民族团结、边疆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30.为维护世界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政策上制定的方针有①“一边倒”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④不结盟政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④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中共的自身建设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回答22-23题。
22.中共在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在经济领域内纠“左”;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这些举措的根本共同点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 D.团结一致
2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其实质是
A.防止敌人“糖衣炮弹”的进攻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C.防止党员干部以权谋私 D.吸取苏联个人崇拜的教训
思想近代化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回答18-21题。
18.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经世致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君民共主”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反封建最彻底的是
20.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陈独秀等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相互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的观点进步,康的观点反动,陈的观点偏激
21.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①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东北地区历史的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影响巨大。回答15-17题。
15.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在日本海西海岸的出海口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16.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 B.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推波助澜
C.国民党“剿共”使其有机可乘 D.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17.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宜于发展重工业 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③临近苏联,便于利用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④抗美援朝推动了东北重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民主化的机遇,但最终都未能把握住。回答11-14题。
1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够完善
12.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民主政治却可望而不可及,主要原因是
A.奉系军阀依然存在 B.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
C.民族统一战线破裂 D.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3.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经国共重庆谈判,但民主政治却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遗憾,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愿看到中国政治民主化 B.国民党对中共表示不满
C.美国扶蒋反共发动反人民的内战 D.中共坚持建立联合政府
14.近代中国几次与民主政治擦肩而过,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宜中国 B.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