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派别是 (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17.抗战时期,去过延安的民主人士黄齐生认为“他的制度,是使人不必贪污,不敢贪污的!”
“边区做官的”绝大部分不贪污,因为该“制度”是指 ( )
A.“三三制” B.民主选举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6.毛泽东写过大量反映革命历史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对应的时期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14.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 010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U/o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010”。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13.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获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12.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 ( )
A.1894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1年
11.文化名人胡适称:“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天演论莎
10.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9.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