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 十九世纪末流行的一则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 (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8. 故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6. “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
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
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
5.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骄??nbsp;D.井田制经营
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3.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 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体现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B.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 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 )
A.年号 B.方位 C.避讳 D.特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