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有一篇著名的《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其中讲到:“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对这两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所有雅典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B.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将被放逐
7.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初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5.下面的文物之所以作为一座丰碑值得后人缅怀,主要由于
A.清政府土崩瓦解之势,已成横流之决 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沈既济所评价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
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
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
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2.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图一 图二
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1.“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14.(16分)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1)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争夺?(2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2分)
材料二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 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分)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四 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撤离规模,……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看,利比亚周边国家希腊、埃及、保加利亚、突尼斯等国都对中国的公民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希腊总理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将为23班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