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是“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问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一一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从赫德(注:英国人,1863-1908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关员的高薪待遇多达9项。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连坐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夫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利。……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一一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雍正时实行养廉银制度的积极意义。(3分)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赫德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5分)
25.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分析1898年至1905年欧洲列强在中国的角逐与国际形势变亿时指出:“欧洲中心论正在迅速失去其有效性……决定全球政治结构的不再是欧洲均势体系”。这表明该史学家的思想立场是 ( )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史观
第Ⅱ卷
24.下图与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 )
A.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
D.1920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23.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以下各项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具的革新推动了荒地开垦 B.壁荒活动需要得到政府许可
C.清朝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 D.垦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2.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21.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0.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一一“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 )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