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1、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必要性。
答:(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字完成“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后,必须确立更高目标,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更大提高。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目标的提出,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如结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的基本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等方面分析也可。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答:可从坚持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国等角度回答。
3、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材料二:下面的图表反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情况。
年 份 |
1978 |
1980 |
1987 |
1990 |
1997 |
2000 |
2002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4517.8 |
11962.5 |
18547.9 |
74462.6 |
89442.6 |
102398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4 |
477.6 |
1002.2 |
1510.2 |
5160.3 |
6280 |
7703 |
材料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答:角度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角度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2)“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答:角度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角度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全面小康的状态,即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进一步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没有“进一步”、“更加”之类的修饰词语体现“更高水平”之意的,要扣分。)
(3)请你联系实际,分别从国内、国际各选一个角度谈谈怎样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答:国内角度可选以下角度来谈:①联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从社会主义本质或根本任务的角度来谈。②联系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角度来谈。③联系党的领导实际,从党的基本路线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角度来谈。④联系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国情,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谈。等等。
国际角度可选以下角度来谈:①联系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从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角度来谈。②联系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抓住机遇发展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谈。③联系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来谈。等等。
考试热点专题九 关注农民增收问题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需要。
6、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坚持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的体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小康水平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上“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4、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答:(1)、个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老师和书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2)、国家:进行体制创新,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进行教育创新,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课程体系,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考试热点专题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