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789  35797  35803  35807  35813  35815  35819  35825  35827  35833  35839  35843  35845  35849  35855  35857  35863  35867  35869  35873  35875  35879  35881  35883  35884  35885  35887  35888  35889  35891  35893  35897  35899  35903  35905  35909  35915  35917  35923  35927  35929  35933  35939  35945  35947  35953  35957  35959  35965  35969  35975  35983  447348 

4.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若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3.工业上利用下述反应在真空中炼铷:2RbCl+ Mg==MgC12+2Rb。这一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    

A.在高温下镁的金属活泼性比铷强  

B.铷的沸点比镁低,以气体形式被抽去

C.铷的熔点比镁低,以液体形式被抽去

D.MgC12的稳定性比RbCl的强

试题详情

2.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  B.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

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    D.钠和钾的合金[ω(K)=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

试题详情

1.下列物质相互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 

  ①炭块投入浓硝酸中②铁片投人稀硫酸中③过氧化钠投入水中④电石投入食盐水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4.(8分)CuSO4溶液和强碱反应得碱式硫酸铜,其化学组成为aCuSO4·bCu(OH)2(ab为正整数,且2<b<6,),有的还含一定数目的结晶水,其组成随反应条件不同而

异。

  (1)取一种不含结晶水的某碱式硫酸铜样品高温灼烧后只得CuO固体,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两次实验中消耗HCl与生成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含结晶水的碱式硫酸铜aCuSO4·bCu(OH)2·cH20(c也是正整数),已知a+b+c=9。

取一定量样品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P2O5的U型管,U型管增重1.26g。残留固体冷却后质量为5.60g。通过计算求该含结晶水的碱式硫酸铜的化学组成。

试题详情

23.(12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11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4)当D中产生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的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则装置D的作用为                       

试题详情

22.(6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的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1.(8分)某厂废液中含有大量Ag+、Fe3+、Al3+,用下列图示方法进行分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试剂z        

晶体E         、固体G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沉淀A+试剂y:                        

滤液D+过量CO2                      

试题详情

20.(9分) 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产生比它的酸性更强的含氧酸,同时放出气体,该气体混合物经干燥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6,它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可使润湿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变蓝后又褪色。试完成下列各题:

    (l)该气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气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氯酸分解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该气体使润湿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变蓝后又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1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若 A为30%H2O2溶液,B为MnO2 ,C盛有氢硫酸

(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为        ,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

旋开E后,C中的现象是        ;继续通气体于C中,

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

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C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5)该题图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举一例(除题中之外)填空:A为        ,B为        ;C中盛        ,其目的为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