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9826  359834  359840  359844  359850  359852  359856  359862  359864  359870  359876  359880  359882  359886  359892  359894  359900  359904  359906  359910  359912  359916  359918  359920  359921  359922  359924  359925  359926  359928  359930  359934  359936  359940  359942  359946  359952  359954  359960  359964  359966  359970  359976  359982  359984  359990  359994  359996  360002  360006  360012  360020  447348 

15.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做好。我国基本收入分配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分配,共享经济成果    

D.坚持“四个尊重”,同等富裕

试题详情

14.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欢聚一堂,共商国事。代表们听取、审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

A.全国人民可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13.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五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有踪影;在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 必须节约资源 ② 必须发展生产力 ③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 坚持对外开放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12.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30多年来,少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1710亿公斤,少消耗水资源1867.5亿立方米,少占用耕地5.7亿公顷,人居、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减轻20%以上。这说明计划生育

A.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C.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D. 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试题详情

11. 下列一组图片




乡里看病  城里买药
高额学费
望而生畏

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目前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老百姓沉重负担 ③说明建设更好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不可能的 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0.在我国三大汽车集团重组谈判中,中方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争取,如东风日产合资公司的名称中第一次没有外方的名字,而且载重汽车依然沿用“东风品牌”。这告诉我们

 A.利用外资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B.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C.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D.必须充分利用外国资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试题详情

9.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试题详情

8. 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自己能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受欢迎的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是

①真诚②尖刻③友好④自私⑤善良⑥邪恶⑦负责任

A.①③⑤⑦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

试题详情

7.2009年,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查办大案要案风暴,有近20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广东省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都依法受到了制裁。这说明

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6. 当我们在考试感到紧张时,可以反复提醒自己:“别紧张,我能行。”这种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A.合理发泄法    B.自我解嘲法  C.心理换位法   D.自我暗示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