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4.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中国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一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8.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2007年的1479万。
◆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到2008年的6.13万亿元,增长约1000倍。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13亿吨。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5.25亿吨。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多年来保持在95%以上,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畜牧业经历了一个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历程。2008年,全国畜牧业产值达2058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5%,比1949年时提高了23.1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7278.7万吨、禽蛋产量2701.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781.5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坚持“以养为主”战略成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200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896万吨,是1949年的108倍。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来自中国。
◆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世界产量的近40%。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60年来,我国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7.9亿吨,是1949年的87.2倍。200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93亿千瓦,与60年前相比增长了458.1倍。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26亿吨标准煤,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0多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新中国成立时,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3万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亿吨大港达16个。
◆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达73.7万亿元,是1978年的388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1980年,我国保险市场仅由一家公司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到2008年底,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达9784.1亿元,保费收入的国际排名第六,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从1991年底的14家发展到2009年7月底的1628家,18年间增长115倍。截至2009年7月底,沪深股市总市值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三。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60年间,我国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率从解放初期的10.64%增至2008年底的45.68%。城市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万公里发展到25万公里,43亿平方米的道路面积较新中国成立时增长了58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平方米上升到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从1959年底的12.8万多公顷增至2008年底的近175万公顷。
6、请你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在各项政策上大力扶持;大力发展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提高当地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
5、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4、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些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