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加强思想品德教学与时政热点的联系,注重时政材料与课本知识的链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对自己负责,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集体意识。
3、重视专题训练,注重学法指导和答题技巧的指导,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2、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尽管考试形式是开卷,题材也多以生活中、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为背景,但“理”在书中,即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或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一定要要求学生掌握,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坚持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围绕新课标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把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1)教学中有些知识要拓展,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如“依法治国的前提”,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说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补充。
(2)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考生审题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欠缺,对设问意图不明确,不能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1、考生答题质量情况:
由于是网上阅卷,客观题由计算机批阅,主观题由老师批阅,下面针对主观题对考生答题质量进行分析。(注:吉安市将主观题切割为3大题号,第1题号包括试卷第4、5题,第2题号包括试卷第10、14题,第3题号为试卷的第17题。)
(1)第1题号满分10分,包括试卷第4题和第5题,考生平均得分7.04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第4题前3问得分较高,后一问大多数考生答“努力学习”,概括不全。第5题答题较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考生不能从“态度”和“行为”这两个角度分别作答,思维不开阔。
(2)第2题号满分12分,包括试卷第10题和第14题。考生平均得分6.8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1分。第10题第1问得满分较少,主要是答题角度较小。第2问得分较高。第14题得满分的也不多,考生没有明确试题考查的意图,不能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公民义务(责任)”这三个方面思考,而是仅仅从某一方面去作答。
(3)第3题号满分12分,也是试卷的第17题。考生平均得分6.9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1分。第1问绝大部分考生得2分,考生不能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度思考。第2问考生对试题设问没有理解清楚,把设问理解为如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说明考生理解能力的欠缺。第3问得分较高,存在问题是部分考生没有写出一些具体事例。
3、试卷存在的不足:
(1)有部分试题在表述上没有依据课程标准,而是依据教材版本的描述,导致考生不能正确理解,如第7题的设问“体现依法治国前提的是”,这在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观点。
(2)答题角度不够开放。如第14题,从答题角度的要求看,考生只能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公民义务”这三方面作答,实际上从这个题目的设问(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分析,考生可以从许多角度作答的,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3)答案有点僵化,不能体现“开放性”,相反却是唯一的答案。如第17题第1问。答题角度只有2个,其中一个角度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从试题材料来看反映这个角度方面的道理并不明显。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少考生从这个角度作答。
1、成绩分析表:
本县考生数 |
70-56 优秀 |
55-42 及格 |
42分以下 |
最 高 分 |
最 低 分 |
平 均 分 |
及 格 率 |
优 秀 率 |
1989 |
998 |
795 |
196 |
67 |
21 |
55.8 |
|
|
% |
50.2 |
40 |
9.8 |
|
|
|
90.2 |
50.2 |
2、试卷基本特点:
(1)坚持 “科学发展,融入生活,主题贯穿,和谐创新,孕育情感,加强整合,突出特色”的原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2)测试点的分布情况基本合理。
(3)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时代感强。
(4)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价值导向。
(5)注重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整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