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请你列举社会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你如何解决,请提出建议。
答:A.⑴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⑵农民收比较低;⑶部分社会成员生活无保障,存在生活困难群体;⑷分配不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⑸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B.建议: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⑵减免农业税,加大支农力度;⑶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⑷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⑸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打击非法致富;⑹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3、假如你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需要提交三份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提案”,你打算选择百姓关注的哪些热点问题?
答:⑴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⑵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⑶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⑷关注职工再就业问题;⑸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⑹重视信访,解民疾苦等。
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2、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你打算怎样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写出三条工作思路)
答:⑴使城乡协调发展;⑵努力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⑶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⑷解决好就业问题;⑸建立社会保障体制;⑹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
1、国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观点?(党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了什么?)(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哪些道理?)
答:⑴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⑸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9、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答: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动力。
(2)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素质不高,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8、对做好当前的人才工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①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② 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的人才③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④ 积极引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人才。
17、重奖科学家或科技人才的原因?(09年最高科技奖:谷超豪、孙家栋)
答:(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4)国家重奖科技人才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1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国家: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15、请分别举一例反映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制度、科技上的创新
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制度;“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科技: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
1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你说出一个能够体现创新的成语、名言或典故。
[答]推陈出新、温故而知新、标新立异等;神六---自主创新的典范;创新才能赢(广告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