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0612  360620  360626  360630  360636  360638  360642  360648  360650  360656  360662  360666  360668  360672  360678  360680  360686  360690  360692  360696  360698  360702  360704  360706  360707  360708  360710  360711  360712  360714  360716  360720  360722  360726  360728  360732  360738  360740  360746  360750  360752  360756  360762  360768  360770  360776  360780  360782  360788  360792  360798  360806  447348 

3.理想与现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把最高理想具体到共同理想,再把共同理想具体到我们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中,就具有了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个人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符合共同理想,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所以,我想在准备这个内容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共同理想与个人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的关系上。也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既符合社会理想的要求,又能达成个人的愿望,应该是命题的结合点。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也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一样,既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主观条件,还是把重点放在主观条件上,因为,主观条件自己可以把握,但是,不意味着客观条件不可以考。“建立和完善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制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这就是站在国家角度,为青年人的成长创造条件。

试题详情

2.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如何看待客观条件。作为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客观条件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尽如人意。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条件把事情做成功,这是被无数人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最大的、最典型的成功经验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就是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终于走出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作为我们青年学生也是如此,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面临的环境,很可能比较差,这时就面临着选择,有人可能选择跳槽,以便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我不是说跳槽不对,因为价值选择没有对不对之分;也有人选择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因为行行出状元。客观条件很重要,没有条件是不可能做成事的,但是事在人为,在艰苦条件下取得巨大成果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不要把客观条件绝对化。

创造主观条件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常说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理解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国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抓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是实现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制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青年人才把个人成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在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实施中要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切实使用好这一宝贵资源。”

试题详情

1999年高考第35题:“‘将自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该题把个人的合理消费和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同实现人生价值联系起来,设计巧妙。一方面,我国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了;另一方面,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具备了提高消费水平的能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考人生价值就需要有新创意,但是观点并没有变,问题就在于平时的教学存在片面性,考生在答案中大讲特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总认为只有这样说才能得分,孰不知,一个真理重复多少遍也还是一个真理,不会增加。而对于个人消费避而不谈,结果造成得分不高。据抽样统计,该题平均分为3.92分(满分为9分);及格率为19.9%。所以,在学习人生观的内容时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要实事求是,要辩证地看问题。

1.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应该是理解人生价值观的钥匙。为什么把人生的真正价值定位于对社会的贡献上,就是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平常所说的发于情,止于礼,理智战胜了感情,就意味着社会性制约了自然性。确立了这个思想才能理解人必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试题详情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我们讲的个人利益不是一回事。当前,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再赤裸裸地宣扬个人主义,但是,个人主义的变种却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既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从表面上看不是为个人,是为集体,但实质还是为个人。比如,常说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你能说它们不是被某些人用来充当升迁的砝码?再比如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局部的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破坏统一的大市场,禁止外地商品流入本地,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所以,要结合当前的具体表现来理解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试题详情

2.价值观。

当人们面对一个具体抉择时,有两点是需要考虑的,第一,我这样做对不对;第二,我这样做值不值。后者就涉及到价值观问题。

关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影响,一讲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时,总要大讲特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很少有人敢讲个人利益。一些人总是心有余悸,总觉得说得“革命”一些没有错,讲个人利益弄不好就有宣扬个人主义的嫌疑,谁也不愿去担这风险。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都是又革命,又大公无私的教育,说空话、唱高调成了作文、答题的必备语言。结果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和政治主观试题上吃了大亏。光讲空话,没有实质内容是得不到分的。因此,我们在学习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准确、全面地把握它的思想,千万不要把国家、集体、个人给对立起来,一定要强调它们的统一。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把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文写入了宪法,更证明了讲个人利益没有错。过去是强调一切为了国家、集体,现在应该把三者统一起来。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讲不讲个人利益,而是如何把三者关系讲准确。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目的还是为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既然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什么不可以讲个人利益。

因为价值观涉及的是值不值的问题,不涉及对不对,所以,对有些价值选择是无法评价对不对的。比如,考不考大学就是个人选择,不能因为不考大学就说人家没出息。

试题详情

历史唯物主义专门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因此,有些观点理解起来就会产生新的困难。例如,如果说自然界是客观的,肯定容易接受,因为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而社会现象是人类产生以后才有的,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现象无一例外地都是人“创造”的,这就容易使人产生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因此,首先要牢牢确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根源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应该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意识,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是资本主义思想。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也处在资本主义时代,但是,他的思想不占主导地位。由于现实的社会很多都不是纯粹的某一种生产方式,那么,既然没有纯而又纯的社会存在,也就没有纯而又纯的社会意识。在我国当前,既有封建的专制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又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只不过占主导地位的是集体主义。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也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人意识的复杂性,这才引出价值选择的问题。

试题详情

4.分析与综合。

特别要强调的就是分析与综合,判断、推理等,都属于思维形式,它们是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在这个意义上讲,就不应该死记硬背,把它们当作单纯的知识来学。要成为思维方法,就得真的掌握,会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试题详情

3.现象与本质。

现象反映本质,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是现象对本质的反映是非常复杂的,不是轻易地就可以透过想象抓住本质和规律。譬如,苹果落地的现象不知存在了多少年,只有牛顿从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开水壶的盖子被蒸汽吹起过无数次,只有瓦特据此发明了蒸汽机。因此,不要认为看到了现象就可以很容易地揭示本质,有些相象与本质之间相去甚远,真的需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拿价值规律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它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形式与内容之间从表面上看是不相通的。从道理上讲,商品的价格背离价值就意味着交换的不等价;从事实上看,在具体的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几乎是不可能。因为,商品生产者不可能知道对方商品的真实价值,也就不可能知道对方商品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这样的事实重复了两千年,从中发现了规律也是近代的事了,一方面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证明规律的发现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掌握了这个思想是相当有用的,譬如,“法轮功”到底能不能治病?有人就坚持认为自己的病是练“法轮功”练好的。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第一,宁心静气确实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人血压下降,对有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气功、音乐疗法都是这个道理。第二,有些联系是偶然的,本来是别的因素起的作用,比如长期吃药,现在见到了效果,恰恰现在正练功,就把疗效归结到了练功上。一种医疗手段是否有效,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要达到一定的概率。治疗一万个人,只有一个治好了,就说这种方法能治病,你信吗?

试题详情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称为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们的认识经过了两次飞跃并没有终结,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也叫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同学们对此可能感触不深。时下,在社会上流行一些浮夸、做假之风,“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被某些干部奉为座右铭。这些不真实的感性材料没有反映实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你能说它是真理吗?这个条件体现了主观必须如实反映客观的唯物论思想。第二个条件要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其实,整个辩证唯物主义教给我们的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去粗取精”,其实就是要抓主要矛盾;“由此及彼”其实就是联系的思想。

试题详情

1.对实践的理解。

(1)实践第一的思想。

整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建立在实践第一的基础上的,所以,应该先掌握实践概念。在学习物质和意识关系时,讲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是,物质是怎样进入人的头脑形成意识的呢?中间缺少一个环节,这就是实践。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属于客观范畴,实践第一的思想源于物质第一,这就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关于实践的社会性。

有的人把实践的社会性理解为是指个体的活动不是实践,必须得是集体的行为才叫实践,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教材中讲“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意思是说每一个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里讲的是事实,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面对的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所以,你的任何活动都要在这个社会关系中进行,你是不能选择的。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人什么事都不能做。否则,毛泽东在《实践论》里讲的那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名言就该不成立了。西方也有类似的名言:“布丁之证明在于吃”。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历史课里讲了,我们在这里不讲。二者实际是一回事。改革开放这二十几年就是坚持这一思想的二十几年。邓小平著名的“不争论”的思想,在建立经济特区等实践中得到证实。还没有做事,就先争论事情的对与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之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