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0621  360629  360635  360639  360645  360647  360651  360657  360659  360665  360671  360675  360677  360681  360687  360689  360695  360699  360701  360705  360707  360711  360713  360715  360716  360717  360719  360720  360721  360723  360725  360729  360731  360735  360737  360741  360747  360749  360755  360759  360761  360765  360771  360777  360779  360785  360789  360791  360797  360801  360807  360815  447348 

4.2003年8月4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由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泄漏的气体造成我方

   43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积极行动,医救受伤人员。日本政府

  开始闪烁其辞,在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日本派出代表团到实地,经考察后承认该事

  件系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所为,并和我国进行外交磋商。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的做

  法体现了                                                          A.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依法治国的原则                 D.独立自主的原则

试题详情

2003年7月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                                 

   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坚持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3.有人认为“民主程度越高,民主就越优越”这种观点         

    A.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形式  

    B.没有看到民主本质与民主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

    C.认为民主形式决定民主的本质   

    D.只看到民主的本质和民主发展程度的区别。

试题详情

   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努力,必须从这个环节人手,否则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统一起来加以推进。

   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等新干涉主义是错误的。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不是人权高于主权,而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我们反对借口人权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也反对把人权作为实现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国际社会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人权事业。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人权事业的发展。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是我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生动写照。

[精题导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对此,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让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对这个观点进行评析。

解析:这道题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过程是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就是要”、“加速推进”,找准辨点。

答案: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仅就是实现人民民主。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依法治国是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顺利实施的根本手段。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盲目追求快速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超越具体国情、超越历史阶段的民主,无利于政治局面的稳定,还会妨碍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同时,要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试题详情

(三)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手段

1.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经济学角度]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可见,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必须实行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哲学角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契约化、法治化的过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熟悉国际法,熟悉并运用WTO规则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同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世界潮流,搞人治还是搞法治,是现代社会文明与否的一个重要分界线。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与认同,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可见,实行以法治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政治学角度]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建议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历史学角度]

中国古代并非法治社会,但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却是由来已久。《左传·昭公六年》记载:“郑人铸《刑书》”。中国历史上作为明定条文而公布的“法”就是由2500多年前的郑国子产制定的。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指出:“法者……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秦国改革家商鞅认为:“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韩非说:“一民之轨莫如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韩非的同学李斯,则把严刑峻法直接用于实践。汉代王符说:“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就主张“严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说:“国以法理,军以法胜”。《元史·李冶列传》也说:“为政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至于明清两代,也都不乏法治思想与实践。

经验证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只有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真正属于广大人民。

2.怎样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严格依法办事。

首先,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其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再次,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试题详情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试题详情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的责任。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1)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与时俱进,是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的生命力;坚持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具体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①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党千锤百炼更加强大的重要原因。

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

第一,必须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党的先进性。

第二,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第三,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四,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第五,牢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上的不正之风。

试题详情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民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根本手段。这三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道路和质量。

试题详情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试题详情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入WTO,不仅是对我国企业的严峻挑战,更是对我国政府及其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的严峻挑战,我们对于加入WTO的承诺,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承诺。进一步清理现行与国际贸易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而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