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0680  360688  360694  360698  360704  360706  360710  360716  360718  360724  360730  360734  360736  360740  360746  360748  360754  360758  360760  360764  360766  360770  360772  360774  360775  360776  360778  360779  360780  360782  360784  360788  360790  360794  360796  360800  360806  360808  360814  360818  360820  360824  360830  360836  360838  360844  360848  360850  360856  360860  360866  360874  447348 

2.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试题详情

1.随着“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的实行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假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假日经济的兴起,表明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消费已经得到完全满足  ②人们的生活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  ③人们的生活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我国人民已经进入了享受资料消费的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38.(32分)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个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生活发展、生活宽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12分)

(2)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10分)

(3)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管理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10分)

试题详情

 37.(32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其必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历史上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现代化方案是什么?(1分)对这个方案应怎样评价?(4分)

   (3)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什么?(1分)你认为这一实践的积极作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各是什么?(5分)

(4)在现代化的探索方面,从政治现代化的层面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是什么?(4分)

(5)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是由哪一政治运动开始的?(1分)有何意义?(4分)  

(6)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反复,最终是怎样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的?(7分)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历史启示?(3分)

试题详情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内外资企业差别税率制,内资企业所得税率33%,外资企业所得税率24%和15%,因此,《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被全国政协提案组定为今年第1号提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8月份开始审议修改企业所得税法,据此回答33-35题。

33.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A.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      B.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对吸引外商投资会产生较大影响   D.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4.全国政协提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企业所得税法表明

A.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B.全国政协是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监督机关

C.全国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制定法律的权力

D.全国政协行使提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35.某银行公告:用户必须统一办理银行卡,不允许用现金缴费,不办就不给代收水电费。银行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C.知情权            D.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160分)

萨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沿伸的半干旱与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100-500毫米。20世纪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严重荒漠化,致使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2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这场惨剧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治理荒漠化的防治运动。

 

           萨赫勒地区示意图             津德尔(代表地区)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上面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当地存在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8分)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如下图)。试分析这一因素加入对本区荒漠化的发展的影响。(10分)

 

(3)阿斯旺大坝建设对大坝下游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8分)

(4)目前尼罗河口容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试分析原因。(10分)

试题详情

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流向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据此回答30-32题。

30.“住房问题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流向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从哲学上看符合

A.发展观点   B.联系观点  C.矛盾观点   D.实践观点

31.保持住房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此次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这是

①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③各级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  ④党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右边漫画(图5)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无事生非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实践决定认识 ④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近期我国频发重大安全事故,引起社会的关注。据此回答27-29题。

27.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加强小煤窑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重视劳动者劳动安全权利的保障  

B.履行执行劳动安全规程的义务

   C.重视发挥宏观调控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D.直接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

28.安全无小事,必须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其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质的飞跃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29.在事故处理中,一批负有领导责任的政府官员被严肃查处。这一事实体现了

A.司法机关在依法司法       B.依法治国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C.对人民负责原则         D.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

试题详情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平均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国。据此回答24-26题。

24.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汽车价格大幅跌落         B.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汽车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必需品  D.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25.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到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而汽车所消耗的燃油将占到石油消耗总量的1/3。因此,我国应该

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鼓励发展低油耗、环保的经济型轿车 ④停止开采本国能源,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面对能源和环保危机,国家采取措施,取消对小排量车的限制,并通过制定汽车消费税来鼓励小排量车的发展。这体现了国家的

①政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文化职能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试题详情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3题:

21.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2.下列关于20世纪后半期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较平衡

B.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C.  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D.  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所有化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23.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C.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