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B、实践活动是人们的认识活动。( )
C、教育活动、艺术活动属于实践活动。( )
D、实践是“三观”统一的基础。( )
E、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
F、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1) 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保证中央财政支农功能的实现,提出措施及建议。
(2)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3)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了政府为什么要承担财政支农的职责。
(1)2005年6月,中央财政紧急拨付8000万防汛资金支持洪涝灾区,帮助湖南、福建、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局部地区渡过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应该这样看待这项财政支出(ACD)
A.这8000万元资金属于财政支出范畴 B.这项支出将直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的这项支出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D.这项支出对灾区人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2)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刺激社会需求,财政支出的重点应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上述材料表明(BD)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B.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
C.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D.国家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1)(06政治江苏卷)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C)
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A.④②⑧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我国经济工作“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国坚持实施上述方针政策体现的政府职能有(C)
A、政治统治 B、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C、管理经济、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D、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天津市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经费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B )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3.课堂练习,提高能力
4.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为中心开展我们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就必然要把社会保障覆盖率、就业率、教育作为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分配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灾民缺粮问题,失学儿童教育问题,群众的医疗健康问题,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等,始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大事”。
3.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对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事关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项目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开工。
2、2007年1月,中央出台第四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中央和地共享税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转移支付规范、法制化。
2.组织学生梳理考点,形成知识结构
含义
财政收入 来源:
财政收入与 影响因素:
国家收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含义
入分配 构成
财政收支的关系
集中力量办大事
财政的作用
保障人民生活
时政点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