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16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在2%左右。而在美国,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约为40%,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今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是个大趋势。
专家指出: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次提出的是“使更多的群众拥有”,它从属于发展成果群众分享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1)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8分)
(2)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8分)
27.材料一: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
休假条例》。 其中,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如
右图:
注:根据这一方案,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
加为11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
个,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
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日益凸显出它的不足:一是过于追求与国际接轨,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黄金周出游压力大;三是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劳动者的休息时间“缩水”严重。
在充分分析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你认为“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有何经济意义。(6分)
(2)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谈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必要性(6分)。
(二)具体分类解析:
1、直问式简答题
近几年这种题型尽管也以设置情景材料命题的方式出现,但一般是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包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一般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可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或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回答即可。(如2005年广东试卷35题第1问)
2、演绎式简答题
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用系统分析法将材料分层若干层意思。然后再确认一个中心观点,并分解中心观点所包含的层次,最后把材料的意思套上去。注意:围绕中心抓内容和分解层次一定要充分,谨防遗漏;紧扣材料题意,不要无限制地演绎,以免画蛇添足;观点和材料的结合要内在地一致,以防错位。
例: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有位英国医生给一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于是,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血医疗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的一位医生在给一个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使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然而,这次带来更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2000年春季高考题)
答案要点:(1)、英国医生发现输入羊血可以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再到发现血型系统的反复实践,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人血的成功再到又一次惊人的死亡,到最终靠科学打开输血救人的大门,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为了救人而反复探索输血的方法和途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3、认识式简答题
认识式简答题是目前较为常见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命题形式是给出一定的情景材料,然后依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设问,且设问上一般是“如何认识……”或“如何看待……”。回答此种题型一般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是什么(现象、内容、本质)”、“为什么(原因、优点、影响、危害等)”、“怎么办(措施、建议、方法、态度、立场等”)、“怎么样(意义)”等角度全面回答。
回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根据题意和设问选择答题角度,不要机械照搬;思路要有递进性,不要简单重复观点和材料;观点和材料相结合,防止就事论事、空谈理论或观点材料“两张皮”。
例:“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国人才及其他经济资源很难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1999年,我国决定重心西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答案要点:(1)“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但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2)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体现。它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为此,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西部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利用好本地区的优势;发达地区要在人力、技术等方面支援西部地区,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4、启示式简答题
启示式简答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开放性特点的试题。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对题干情景材料的分析(题干中情景材料涉及到的主体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或二者兼而有之),从学科(政治、经济、哲学)角度归纳出一般的理论启示,即给人类的教育意义。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讲,此种题型属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式主观题。
例:(2002年高考文综38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用课本所讲的理论知识或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题干材料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精确地组织答案。具体要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
审材料--有几层意思,是什么意思,几层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递进?正反对比?包含与被包含?)整段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审设问--看清题目的指向性,涉及的知识范围,抓住关键字,是直接还是间接设问?(这类题在设问上较少障碍)
先审设问,再带着问题读材料,在读材料的同时,要从材料中“折射”出解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解答简答题的一般要求:
简答题题一般以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往往灵活多样、角度多变。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实行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政府由强制的收容遣送改变为自愿救助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结果是“三证”不全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和居留取得了合法资格。(“三证”包括身份证、暂住证、进城务工证)
问题:将收容遣送改为自愿救助管理说明了什么?(10分)
答案要点:⑴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去大批“三证”不全的进城民工被当作流浪乞讨人员强制收容遣送,侵犯了他们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合法权利。(3分)将收容遣送改为自愿救助维护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正当权利。(2分)
⑵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福利职能,而这种救助又以自愿为前提,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自由的尊重。(2分)从收容遣送到自愿救助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在人权保护方面的进步。(3分)
(注:如考生答“农民工”,“民工”,“进城打工人员”符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相近的名称,可给分;答案中涉及收容遣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等内容,可酌情给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旨在遏制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货币增长过猛等现象。
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哪一方面的职能?利率上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1)这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2)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货币增长过猛,等等。(1分)中国人民银行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数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运信贷管理、上调利率等经济手段,(2分)来提高上述投资过热行业和部门的资金使用成本,引导商业银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2分)从而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分)(本小点的后三个层次,只要考生回答到“货币政策”、“信贷”、“利率”等手段的其中一点给2分;回答上述手段如何优化信贷结构给2分;能回答上述手段的运用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的成效给2分。但本点最高不超过7分)
一位普通的城市女职工,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末,她自愿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贫困地区当了一位不拿工资的编外乡村小学教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农村孩子的身上。有人认为这是在做“傻事”,她却说:“我就是想做一点有意思的事……在农家孩子中间,我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问题:结合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谈谈应如何理解认生价值?
答案要点:(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2)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它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3)在对社会做贡献的同时,这位女职工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梦想,个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三) 互动训练
1.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依法获得相应的权利。这意味着( )
A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C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
2.中国政府于1997 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 )
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 ③依法治国和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 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的“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 )
A阶级基础 B经济基础 C政治基础 D社会基础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当家作主”应这样认识(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C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人民行使立法权
5.颇具人文关怀色彩的居民身份证法,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规定警察不能随意检查居民的身份证,这种“以人为本”、“与民为便”的立法宗旨表明( )
A人民民主专政具有自己的特点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进步
C群众利益无小事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6.“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映了( )
A.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B任何国家都必须由人民当家作主
C约束和控制住老百姓,国家就会安宁 D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7.在我国,要做到“本固邦宁”,需要( )
① 公民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②国家切实捍卫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③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④使全体公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有依法提出信访事项,获知有关信息等权利。但是,信访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是因为( )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 ④只有既享有
广泛的权利,又充分履行义务,才能依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9.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 )
①维护国家利益,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②珍惜公民权利,既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又尊重他人的权利 ③保障个人权益,只享受权利,有选择地履行义务 ④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C②④
10.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 )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维护国家统一 ④监督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在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C我国各级人民代表都由直接选举产生
D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博客”是英“weblog'’的音译,意思是“网络日志”,写网络日志的人也被称作博客。“博客”2002年在我国出现后,短短三年多时间就有上千万用户,成为一种新兴的网 络交流方式。回答12一13。
12.博客可以在网上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
A言论自由权 B批评建议权 C申诉控告权 D知情权
13.有人评价说,博客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用户把日记本搬到网上,并拥有管理权,任何人都不可以干涉。这一观点( )
A错误,因为在网上发表日记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
B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
C正确,因为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1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我国的基层民主组织形式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城镇居民委员会 ③农村村民委员会 ④职工代表大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村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网上征求公民的议案等。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主体在不断扩大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范围十分广泛 D.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6.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各地已普遍对提请任命的公务员的基本情况和拟任职务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由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从政治上看,实施公示制表明( )
①我国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②民主就是公民可以任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最近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由“公示制”改为“预告制”。公示制是在拟任人选经过组织考察并确定了拟任职务之后,再向社会公布;而预告制是考察对象在组织考察之前,就向社会公布,并且将考察的各个进程都提前预告,公之于众,以便征求群众意见。试行“预告制”将有利于 ( )
A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公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C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D确保国家的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18.近年来,扬州市在所辖的七个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中开展政务公开公众评议活动。开展政务公开公众评议活动( )
①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②可以实现政府 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③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体现 ④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据报道,某市引入社会评议机制,交通局因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其领导班子被迫“总辞”,5位责任人分别受到降职调任处理。引入社会评议机制的理论依据是( )
① 社会评议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②社会评议是公民义务的表现
③社会评议是民主监督的方式 ④社会评议是行政权力的来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近半年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通过网站公布了6项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吸引公众参与立法决策表明。北京市吸引公众参与立法决策有利于 ( )
① 人民群众直接参政议政 ②提高立法质量
③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 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和推出,我国各级政府将会按照规定设立首席信息官一职,以适应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设立信息官,公开非国家机密的信息,这( )
A体现了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能够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C表明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日益增强 D可以杜绝政府的腐败行为
22.新自定的《信访条例》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畅通信访渠道有利于( )
①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②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的实现 ③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2005年6月28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作审计报告,再次掀起了“审计”风暴。2004年以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表明( )
A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发展完善
C民主发展程度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D社会主义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
24.干部“问责制”成为当今百姓熟悉的流行语,“问责制”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精神。“问责制”( )
①警示国家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 ②使干部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③维护了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④表明了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贵州省黔西县率先在全省推行“零距离”信访听证制度,针对信访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召开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进村人户的听证会,结果得知“老大难”问题绝大部分是村民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或不作为造成的。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③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④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已经三审的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各地人民群众意见。截至7月2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各地人民群众意见6515条。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 )
①有利于让所有公民意志得到充分体现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立法权,培养和强化公众的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增强立法工作透明度,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④体现了立法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中首次举行听证会。据此回答题27-30题。
27.举行立法听证会( )
①有利于增加立法工作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 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 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参加听证的20名公民是从近5000名报名者中确定的。公民参加立法听证会( )
A体现出公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B是公民在行使基本政治权利的具体体现
C体现了我国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权 D是公民监督法律实施的具体表现
29.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承担了以个人名义来京代表的旅差费用。这说明了( A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C.我国公民的立法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D我国公民都可参与立法
30.听证会的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个人所得税修正案时作重要参考和依据。这说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召开民主听证会是我国做出重大决策的前提
C.我国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和修改法律
D.国家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通过各种途径倾听群众意见
1.民主选举。
选举的方式有: 和 ; 和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与 、 相适应。公民要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如何行使选举权,是公民 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 的重要标志。
2.民主决策。
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
; ; ; 。
3.民主管理。 、 都是实现民主管理的要求。实行 、 ,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 、自我 、自我 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4.民主监督。
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民主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 渠道: 、 、 以及 、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3.政治生活要崇尚民主与法制。
我们的政治生活包括: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