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
本更多的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 ②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和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目前中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2003年有十几家内地国有企业进
入世界500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①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目前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接近8万亿元,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
国有经济几乎存在于所有行业。其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情况是:石油工业92.1%,石化及化
纤、化肥行业69.3%,汽车行业72%,冶金行业64.4%,铁路行业83.1%,煤炭行业70%,
民航、金融行业90%,军工行业100%。上述材料说明: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国有经济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1、公有制为主体
1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多种经济成分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据此回答15-16题。
15.生产资料公有制是:
①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③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 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B.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公有制在各个地区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当前,在我国196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应逐步从服装、纺织、食品、部分家电制造业等146个行业中退出;在煤炭、石油、开采、航天、电子等35个支柱产业中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在军工、电力等15个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中我国的这一做法:
A.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B.是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8.上述材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国有经济已经开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中占支配地位
1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
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这段话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
②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据此回答11-12题。
1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②人们希望发家致富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④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下面的选项中,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新水平的是:
①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恩格尔系数标准,我国城镇居民达到了富裕水平,农村居民进入了小康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比资本主义私有制优越
③我国“海尔”等一批知名品牌已走向世界,被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所认可
④我国“神五”飞天成功,我国在“非典”防治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各行各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
③进行改革 ④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生产与消费
★★★ 1、生产决定消费
1.自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必须有新
的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这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2.塑料的发明堪称为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工程、计算机、
军事以及农业、轻工业的食品工业等各行各业之中,大大拓展了人们生活的领域和空间,也大
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科学家指出,在21世纪,随着纳米塑料、光纤、能导电的塑料、有磁
性的塑料、会记忆的塑料等各种更新颖的塑料的出现,人类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
C.消费决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D.消费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
★★★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中有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钱财,但一直把钱锁在箱子里,
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至纸币霉烂变灰,面粉坚硬如石。泼留希金对待钱财的态度是:
A.错误的,因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正确的,这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C.错误的,因为消费和生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正确的,因为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4.最近两年,继摄像手机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之后,MP3这一集录音、播放、储存于一体的电子
设备成为了广大“新新人类”的时髦装备,此间,许多中小电子设备生产厂家纷纷转产,进帐
不俗,其中有的还在市场需求下,扩大了生产规模。这表明:
①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②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消费激活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这是因为:
A.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 B.消费可以为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
C.消费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消费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6.生产与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消费的品种、数量、质量由生产决定
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决定生产 ③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促进生产,并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3、发展生产的意义
当前,扩大农村消费,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据此回答7-8题。
7.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是由( )决定的。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D.社会主义初级阶
8.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归根到底要靠:
A.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B.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正确认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三)、融资
1、含义:
(1)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2)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2、目的:
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3、类别:
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债务融资、银行贷款融资、信用贷款融资、票据和债券融资、认股权证与可转换债券融资、融资租赁融资、留存盈余和股利融资等。
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等直接从社会上(如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筹资,一般来说,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
(2)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金。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又有紧密的联系。
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一般是政府或企业以发行证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公开进行融资活动,其发行的证券代表着一定的财产权(如股票)或债权(如国债、企业债券),这些有价凭证一般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筹资者发行证券往往是以自身的财产、信誉、盈利前景等为保证进行的,因此,在发行证券之前,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公证等工作,证券发行之后,筹资者必须定期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贯彻“公开、公正、公平”及“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直接融资具有筹资范围广、规模大、可以连续筹资而且具有社会宣传效应等特点。
②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间接融资具有聚少成多、短借长贷、分摊风险、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优点。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发展史的不断演进,也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我国证券市场发育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尚不完善。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坚持间接融资为主、进一步发挥银行的资金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直接融资,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6)股票具有流通性和不确定性:
①流通性:是指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后,股票一般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②股票的价格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7)我国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意义:对搞活资金_________,提高资金使用________,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债券
(1)债券的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_________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债券与股票的比较:
项 目 |
股 票 |
债 券 |
|
不同点 |
性质不同 |
人股凭证 |
债务证书,限期偿还 |
受益方式不同 |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 |
定期收取债券利息 |
|
偿还方式不同 |
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股票 |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到期必须偿还本金,支付利息 |
|
投资效益不同 |
收益高 |
收益较高 |
|
风险不同 |
风险大 |
安全性较大 |
|
相同点 |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
(3)债券的分类: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③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4)我国的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5)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比较:
|
政府债券 |
金融债券 |
公司(企业)债券 |
发行 单位 |
国家 |
银行等金融机构, 主要是商业银行 |
公司 |
发行 目的 |
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
为银行吸收存款 |
为公司集资, 增强企业实力 |
特点 |
国债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安全信用度高、收益稳定和流通性强,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同期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
安全系数、信用度较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但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可以进入一定的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 |
期限长、可转让、风险大、收益率高。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
4、商业保险
(1)商业保险的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此处的商业保险有别于社会保险。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
|
社会保险 |
商业保险 |
性 质 |
解决某类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 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
给付标准 |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
费 用 |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 或由政府承担 |
完全由个人承担 |
保险依据 |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
被保险人的需要 |
保险范围 |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
保险项目广泛,保险范围大小和 给付标准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
(3)商业保险的分类: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①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
②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4)选择何种保险由投保人根据自身____________决定。
(5)订立商业保险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6)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险种,投保人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多。如分红保险。购买商业保险,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安定生活(保障生活)。这是与其他投资方式的不同。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有些保险还具有了保值增值的功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