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1)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战略选择,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分)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要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这就体现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分配制度及分配政策上我国的变化体现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对效率和公平认识的一种深化。(3分)
(2)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第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正确选择,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4分)
39.(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分)
(2)哲学可能正确或者比较正确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可能错误和歪曲地反映,所以只有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3分)
(3)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史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分)
(4)把所有哲学都看成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错误的。(1分)
38.①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分)
②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3分)
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4分)
综上所述辨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回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加2分)
37.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政权组织形式 |
人民代表大会制 |
君主立宪制 |
总统共和制 |
国家结构形式 |
单一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
政党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两党制 |
两党制 |
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
民主集中制 |
三权分立 |
三权分立 |
36.(1).该图反映了某企业当年产量在300万吨时,企业耗费的成本最低,产量超出300万吨后,企业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率下降。(2分)
(2).理论依据:根据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在长期中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①随着生产的扩大,对机器、设备等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供给价格就会相应提高,使得投资的成本增加,因此,预期收益率就会下降;②随着生产的扩大,产品数量越来越多,供给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新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下降,企业收入减少。因此,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就会下降。
35.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核心是依法监督,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人大代表人民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 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 是最高层次的监督。
③实施《监督法》,健全人大监督机制,这必将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若考生运用其它知识说明,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若答出“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2分。)
1.C 2.D 3.A 4.A 5.B 6.D 7.C 8.C 9.B 10.B 11.C 12.D 13.A 14.C 15.A 16.A 17.A 18.B 19.A 20.A 21.D 22.B 23.A 24.D 25.C 26.B 27.ABC 28.ACD 29.BC 30.ABC 31.ABCD 32.ABC 33.CD 34.BD
41.材料一:2006年,国家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4442亿元。
材料二:目前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实力及发展水平(人均GDP)情况:
地区指标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北 |
经济实力 |
1100000亿元 |
44800亿元 |
25922亿元 |
17000亿元 |
人均GDP |
23697元 |
10846元 |
8678元 |
15935元 |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材料三:我国与世界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资源消耗、投资率和消费率等情况比较
年份 |
全员劳动生产率(美元/人) |
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 |
单位GDP资源消耗 |
投资率 |
消费率 |
2006年 |
中国 2000 发达国家 45234 |
是发达国家平均10倍 (中国2549.4 万吨/2005年) |
我国万元总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6倍 |
中国为42.7% 世界平均不超过30% |
中国为40% 世界平均约80% |
注:投资率(或消费率)反映的是投资(或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结合上述材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高考政治模拟考前测试卷评分意见
40.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工作,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我们党在分配制度及分配政策上变化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性。(8分)
39.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