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27.劳动合同不仅要签,而且要合法。但是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只谈企业的利益,很少或者根本不提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这些企业的做法
A.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是正确的B.是与劳动法的基本精神相悖的
C.损害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D.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26.以下成语与“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破釜沉舟 B.围魏救赵 C.邻人疑斧 D.一语中的
2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2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中外媒体表示,整个开幕式的复杂程度“是一个电影的100倍”,它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这并不仅仅从传统的团体操角度来讲,而是利用科技将所有现代和传统手段放在一起的立体交叉混合运转。张艺谋主要强调了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
C.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3.为保证广东旅游文化=商的开幕,省气象部门做好了人工消雨的准备。这里的人工消雨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C.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2.当前一些汽车经销商以“特价车”、“玩新车”概念、经济油耗、送“廉价”礼包装饰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乘l服务欺诈。这主要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17.某地在发展经济中提出,以旅游文化带动产业调整,促进社会和谐。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③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08年9月发布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西藏人民面对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C.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B.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D.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19·2008年4月28日,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隆重的吉祥物发布仪式。吉祥物取名“乐羊羊”,其创意来源于千年前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的传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⑨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爹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0·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赞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人工建筑奇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巨大的影响,最终积淀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精神
A.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C.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D.以勤劳勇敢为核心
21·值我国第2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广州市隆重举行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授牌仪式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大会强调要大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浓厚氛同。这说明了
A.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文化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
B.发展教育事业要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D.办好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16.在我国,民族区域白治制度的实施,使得各民族之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得以逐步消除。这充分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别
B.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14.2008年10月28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企业国有资产法》获高票通过。这直接说明
A.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 D.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5·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能力的“与时俱进”将受剑重火的考验。实现执政能力的“与时俱进”,也就是主要要求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认真执政
13.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目益密切,以下属于政府职能的有
①开展严厉的打击商业贿赂斗争 ②制定行政法规或条例,严格执法
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④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