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2007年2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的、和建议,说明 ( )
①政府工作在接受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批评和监督
②政府为民主监督提供条件,畅通渠道
③各民主党派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④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给予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 ( )
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B.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D.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11.今年是宁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自治区5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实践,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①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②保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十届全国政协五年来共受理提案23000余件,形成视察报告100多份,提出调研报告270多份,组织大会发言4000余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600多篇。这说明的政治常识道理有 ( )
①政协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机构 ②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 ④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十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大会。在我国,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人民民主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前提,发展人民民主不可分的。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前提,发展人民民主,首先必须发展党内民主,这是因为 ( )
A.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内民主就是人民民主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C.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8.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因为
(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执行者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上海、广东、重庆三地选出的朱雪芹、胡小燕和康厚明等三位农民工代表,代表着全国2.1亿农民工进入人民大会堂,为维护农民工权益而大声疾呼。三位农民工步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 ( )
①人民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代表构成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②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内部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大平台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08年7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救助受灾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支持范围覆盖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的各方面,同时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上述材料体现了 ( )
①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③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5.从上述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出 ( )
①国务院严格按立法程序立法
②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与全国人大平等的法律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①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原则
④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简要过程
2005年10月 |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劳动合同法(草案)》,决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2005年12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并在2006年3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近20万条。 |
2007年6月 |
经过第四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