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红色文化在弘扬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江西卫视于2007年8月推出首届“中国红歌会”。节目内容以红色经典革命歌曲为主题,表现形式借鉴了选秀节目的做法,参与竞歌的选手可以是文艺青年,也可以是参加红色之旅的全国游客。中国红歌会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对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的追求。2008年11月26日晚,“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永远的红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红歌会”红遍祖国大地。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分)
(1)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红歌会”为什么能红遍祖国大地?(分)
(2)发展红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分)
5.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30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10分)
3.(12分)材料一:2008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些成功不断地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地续写着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们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你认为青年学生怎样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6分)
2.2008年11月26日,首都各界人士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同欣赏中国红歌会。“中国红歌会”节目自2007年举办以来,共有13万多人报名参与,3000多人通过卫视荧屏演唱红歌,收看节目的观众超过2亿,100多万人次通过短信、电话、网络表达对红歌的喜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红歌主要是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的歌曲。)
(1)中国红歌会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对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何启迪?
(2)现在部分青少年对红歌了解不多,传唱甚少。为此,党和政府倡议青少年多唱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红歌。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党和政府提出这一倡议的原因。
1、(10 分)看漫面,运用《 文化生活》 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请说明漫画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不良文化问题。(2 分)
( 2 )运用《 文化生活》 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8 分)
10.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会上讲话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我们一定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我们继续欢迎并支持台湾企业到大陆经营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动力。两岸可以为此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从历史角度说明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原因。
(2)试述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的经济意义。
9.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港澳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际问题
8.上述论断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7.“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习俗。从文化角度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基本不变
②在台湾同胞的传统文化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认同感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为两岸未来协商和谈判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目标。据此回答8-9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