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1221  361229  361235  361239  361245  361247  361251  361257  361259  361265  361271  361275  361277  361281  361287  361289  361295  361299  361301  361305  361307  361311  361313  361315  361316  361317  361319  361320  361321  361323  361325  361329  361331  361335  361337  361341  361347  361349  361355  361359  361361  361365  361371  361377  361379  361385  361389  361391  361397  361401  361407  361415  447348 

6、(1)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四项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体现了这一点。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具体措施,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体现了这一点。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如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体现了这一点。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如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体现了这一点。

(2)①政府的性质及责任。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从材料中归纳观点,对应教材基本观点进行分析。)

试题详情

1、B     2、A     3、C     4、B     5、A

试题详情

11.铸鼎,在古代是帝王之事,但今天农民铸造“告别田赋鼎”则是人民认可政府的具体表现。农民铸鼎的原因在于政府免除了农业税,使农民告别了千年“皇粮国税”。在全国范围免除农业税是我国政府依法有效履行其职能的体现。农民铸鼎一事表明,政府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真正树立起权威。

提升训练答案:

试题详情

答案分析:

1.B  2.C 3.B 4.C  5.B  6.B  7.A8.C9.C10.B

试题详情

(二)解析题

6.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以及怎样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内容有: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公路、沼气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建设等重点工程;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资金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全社会都要大力支持农村发展。

   (3)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请回答:(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哪些职能?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行使这些职能?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需要履行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下列属于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①组织和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②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③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08年7月13日重庆机关党建网报道,重庆市司法局加大对库区移民的法律援助力度,给库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使法律援助“民心工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库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表明重庆市司法局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③坚持党的领导                               ④权力受到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                                                    

  ①维护公民的特权                             ②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保障人权,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因为                                       

①只要有权力,就可以做到为人民服务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民,也可以危害人民

③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④我国公民有监督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2008年5月11日《嘹望》新闻周刊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洛阳工会探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企业职工工资实现有效增长。今年上半年,这项制度将在全市150个企业中推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制度在建立和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难题,表明新时期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工资集体协商艰难试水,行政执法都“无法可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必须做到  

  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B.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C.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

试题详情

2、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材料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材料二  2007年4月2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1)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种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十七大对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发布,是加强法制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表现,可以确保政府权力依法行使,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将政府信息公开进行立法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3)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信息公开体现了政府主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把我国政府建成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

试题详情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交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政府积极履行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各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2)对人民负责原则。建立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有利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4)建立服务型政府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试题详情

11.中国古代,鼎是帝王之事,或记录大事,或赐给大臣。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   后,河北省灵寿县一农民亲手铸造一只252公斤的“告别田赋鼎”。中央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

用政府权威的有关知识分析农民铸造“告别田赋鼎”一事所蕴含的道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