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去年某省民营工业全年增加值3527.4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8.3%,同比增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回答5-6题
5.国务院要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
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这主要原因是 ( )
①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发展
②生产决定消费
③消费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
④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这是因为( )
①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③企业的优胜劣汰会带来经济波动
④企业兼并破产直接影响到职工生活和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4.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 )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高歌猛进,共获得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
下列对奥运金牌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奥运金牌只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
②奥运金牌属于贵金属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③奥运金牌的价格由获得金牌付出的劳动量决定
④奥运金牌的价值只能通过拍卖体现出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一整套奥运纪念币,纪念币上市以来,由于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收藏价格几度上涨。回答1-2题。
1.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说,发行奥运纪念币 ( )
①实现了其价值 ②实现了其使用价值
③出让了其价值 ④出让了其使用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该纪念币共有金、银币各两种,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在本质上是
( )
A.商品 B.纸币 C.铸币 D.一般等价物
小题2分。共64分。
3.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时将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没有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2.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贵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的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的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重点6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