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实施行省制度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没军机处
3、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汉武帝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与此相关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形成
C.民间私人办学蔚然成风 D.选官方式和程序排斥民意’
1、《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不能说明
A.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据此回答1-4题: 1、国家间加强广泛合作的基础是
A、相同的国家性质 B、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C、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D、共同遵守《联合国宪章》
2、会上,中国采取合作和务实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应对危机的办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根本利益上上一致的
③政治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正以更主动的姿态加以应对。这说明
A、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已成为每个国家的重要任务 B、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各国的均衡发展 C、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D、共同利益是各国合作的基础 4、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成功举办的政治学依据是 A.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B.共同利益是各国合作的基础 C.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D.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存在 5、从经济常识角度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成功举办体现了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②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要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④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会议结束时发表的领导人声明说,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这表明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间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 ③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国家间联盟的趋势在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要落实华盛顿峰会重要共识,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不断朝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发展,必须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不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8、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看法和主张,为峰会取得积极务实成果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有力提振了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主张“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所体现的道理。
6、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家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提出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看法和主张,既反映了对主权国家权利的尊重,又积极履行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与义务。 [命题预测]
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使一国不可能孤立发展,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就证明了这一点。全球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共同渡过难关成为2009年的社会热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大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峰会提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会议取得了成功,充分显示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对危机,维护稳定,促进增长的坚定信心,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克服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看法和主张,为峰会取得积极务实成果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有力提振了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因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将成为2009年高考的重要内容。
2009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可能有:运用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知识,说明应对金融风暴,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用国家性质、职能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主张“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所体现的道理。运用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说明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和防范金融风暴等等。
[创新练习]
5、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致力于与20国集团加强合作,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4、各国人民应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看法和主张,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可以为世界各国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外部条件。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胡锦涛主席针对峰会主要议题,提出中方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举措,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我的外交政策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不断朝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发展,符合当今时代主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