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1794  361802  361808  361812  361818  361820  361824  361830  361832  361838  361844  361848  361850  361854  361860  361862  361868  361872  361874  361878  361880  361884  361886  361888  361889  361890  361892  361893  361894  361896  361898  361902  361904  361908  361910  361914  361920  361922  361928  361932  361934  361938  361944  361950  361952  361958  361962  361964  361970  361974  361980  361988  447348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反对一风吹,一刀切。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举一反三)

  4、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l)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试题详情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人们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造福人类。)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1)、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2)、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一方面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和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另一方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状态、趋势)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2、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新的量变。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3、事物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同时,正确对待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试题详情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试题详情

2、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为材料而设计的一道组合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认识与理解。材料主要说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答案]A

试题详情

1、(2008广东卷40) 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答、①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试题详情

(二)认识论原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内容: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既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又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1)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3、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试题详情

(一)辨证唯物论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定义、重要性及要求)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4)实际运用: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把握国情;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方针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等。(根据实际制定计划、方针、政策、方案等)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实际运用:分析说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等(贯彻、执行、落实、以---为指导等)。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实际运用: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3)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4)实际运用: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济。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4)实际运用:分析“嫦娥奔月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试题详情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