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N(单位:%)
指 标 |
1957年 |
1978年 |
1998年 |
2005年 |
城镇居民 |
58.4 |
57.5 |
44.5 |
36.7 |
农村居民 |
68.5 |
67.7 |
53.4 |
45.5 |
(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的为绝对贫困,50%-60%的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回答:
⑴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⑵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提几点建议。
三 辨析题
6.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④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 简答题
5.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我国政府针对近几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字对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转变。这一转变表明()
①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③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
A.全面发展思想 B.协调发展思想
C.可持续发展思想 D.以人为本思想
3.到2009年,中国三大产业在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48∶24变为15∶51∶34。三次产业的上述变化说明()
A.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B.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薄弱
C.我国已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D.我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2.2009年,我国GDP突破3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出现的高增长。这一经济现象主要表明()
A.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B.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
C.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D.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1.2009年,中国GDP已经达到33万亿元,增长8.7%,但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球排第110位。这一材料表明()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总体的、低水平的小康
B.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我国必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
9.2005-2006年我国的就业形势见下表。
|
2005年 |
2006年 |
新增劳动力总数 |
1 100万 |
1 700万 |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 |
1 300万 |
800万 |
新增就业岗位 |
900万 |
1 100万 |
(注:2006年,近124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⑴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⑵请分别从党和政府、劳动者的角度谈谈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8.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就一定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 论述题
7.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一的深圳华为集团于1988年创立。与众多高科技企业发家之后转入多元化不同,华为集团始终坚持“死死抓住核心技术”的经营理念,专注于通讯设备的生产和研究。华为拥有2.2万名雇员,其中46%属于研发部门;每年,华为至少拨出10%的销售收入投资研发。华为自己独立研发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跻身全球的前列,出品的通讯产品都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知识产权,所以它的产品思路不容易受人掣肘,能够从发端到终端,从单个芯片到通讯网络,全面考虑顾客的需求。为了保证企业在核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华为强调与全球同行在技术、制造和市场开发领域的合作,企业先后与得州仪器、IBM、摩托罗拉、朗讯、英特尔、Sun等知名公司展开合作。现在华为的业务分支包括通讯设备的研发、产品制造、市场开发各部门,产品涵盖转换器、光纤传输、智能网络、视频会议设备等,能够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纤网络、固网、移动通讯网络设备及个性化的网络通讯解决方案,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泰国电信、南韩电信、新加坡电信和巴西电信等。
结合材料分析华为集团成功的原因。
三 辨析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