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2083  362091  362097  362101  362107  362109  362113  362119  362121  362127  362133  362137  362139  362143  362149  362151  362157  362161  362163  362167  362169  362173  362175  362177  362178  362179  362181  362182  362183  362185  362187  362191  362193  362197  362199  362203  362209  362211  362217  362221  362223  362227  362233  362239  362241  362247  362251  362253  362259  362263  362269  362277  447348 

4.(2007年·海南·单科·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读]此题以五公祠的一幅对联为考查载体,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五公祠位于海口市与琼山府城接壤处,距市中心约5公里,是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琼崖道台朱采所撰的这副对联是五公最好的写照。歌颂了他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歌颂了他们身外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的精神。由此不难看出应选①④,②③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

[答案]C

试题详情

4.(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13)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读]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明显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因此①②正确。“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项活动仅仅是国内行为,对世界文化潮流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不选③。“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项活动是精神文化范畴,不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因此不选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3.(2008年·海南·单科·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读]民族精神是中华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未能体现。以“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事例为题干,考查对民族情感的认识。难度较小。

[答案]B

试题详情

2.(2009年·江苏·单科·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解读]本题属于评析类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点评析要全面,既要看到该同学的观点中的合理因素“重大实践活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又要看到这不是唯一途径,弘扬民族精神更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试题详情

1.(2009年·广东·文综·12)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故选C。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答案]C

试题详情

5.(2007年·广东·单科·2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解读]本题以孔子的思想为例,说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意思是说意见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处,要善于求同存异。从文化关系的意义上看,这就是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试题详情

4.(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1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读]此题考查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题目的设问是要求说明我们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之所以要求同存异、兼收井蓄的原因。“求同存异、兼收井蓄”并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而是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所以含④的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A

试题详情

3.(2008年·海南·单科·1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 9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读]①正确;②叙述错误,文化包容性并非要求文化融合,相反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正是有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争奇斗艳、更具活力;③与题干无关,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理解、保护文化多样性。④正确。本题以08奥运会开幕式为题干,考查对奥林匹克文化包容精神的理解。难度中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尊重文化多样化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答案]C

试题详情

2.(2009年·安徽·文综·7)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读]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由题干可选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A直接不符合题干,B光说继承,没有体现吸收借鉴,D说法不准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1.(2009年·广东·文综·1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不平衡性 B.包容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包容性的理解,考查学生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求同存异的具体表现,所以选B。A、C、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