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 0.25 购买力降低 B、2000 0.5 通货膨胀
C、2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0.5 购买力提高
答案:B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X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3、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
C.纸币发行量不变 D.需要增发纸币10亿元
答案:B
2、假定今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万亿件,每件价格为l元,若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 ,出现了较明显的 经济现象。
A.O.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B.O.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D.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答案:A
解析:A.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0÷5=6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2000亿元,因而l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故选A项。
1、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答案:A
解析: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 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X则500X=250,推出X=0.5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货币流通次数
训练:
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训练: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若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请回答:
(1)为什么需要交换?
答案: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而且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为什么能够交换?
答案:因为它们都有使用价值,且两者有共同的属性,即价值。
(3)为什么1把斧子能够与15千克大米交换?
答案:因为1把斧子与15千克大米的价值量相等。
(4)何物是交换价值(或等价物)?
答案:15千克大米;
(5)这种交换是商品流通吗?为什么?
答案:这种交换是物物交换,只有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是商品流通 。
(6)交换时的比例关系会变化的吗?为什么?
答案:会变。当生产两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两者供求关系发生不同等比例变化时。
(7)假如生产斧子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1把斧子= ( )千克大米;假如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 ) 把斧子=15千克大米。
答案:15;1/2
(8)这种交换的现象与本质各是什么?
答案:现象是物与物的关系,本质是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
50、07年5月,小王与小李的工资纳税额分别是1600元、25元,小王和小李本月的工资收入分别是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税(注) |
税率(%) |
1 |
不超过500元的 |
5 |
2 |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
10 |
3 |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
15 |
4 |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20 |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 。
A.9875元 2100元 B.11475元 2100元 C.12225元 500元 D.12225元 2100元
答案:B
解析:(X元-1600元 )×20%-375元=1600元 X=11475元
(Y元-1600元 )×5%-0元=25元 Y=2100元
49、007年·宁夏文综卷·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
答案:A
解析:(3500元-1600元 )×10%-25元=165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