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2628  362636  362642  362646  362652  362654  362658  362664  362666  362672  362678  362682  362684  362688  362694  362696  362702  362706  362708  362712  362714  362718  362720  362722  362723  362724  362726  362727  362728  362730  362732  362736  362738  362742  362744  362748  362754  362756  362762  362766  362768  362772  362778  362784  362786  362792  362796  362798  362804  362808  362814  362822  447348 

7、(2010年高考·江苏卷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科技对文化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①③材料未涉及。

试题详情

6、(2010年高考·江苏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题干表明了这一点。B说法片面;CD项与题意无关。

试题详情

5、(2010年高考·江苏卷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解析]B  本题考查考生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表明中国音乐受到欧洲的好评,故B符合题意。A材料未涉及;C表述片面,各国文化既有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既有通俗的又有高雅的,D表述不准确。

试题详情

4、(2010高考·浙江卷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解析]C  本题以世博会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的作用。世博会就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些重大发明通过“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表明文化交流借鉴的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3、(2010高考·北京卷24)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说明④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①错误, ②正确。技术是文化的具体内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排除③,答案选C

试题详情

2、(2010高考·福建卷3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解析]D  本题涉及考点包括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解读材料要抓住中心和关键词“独树一帜”和“汲取精华”,综合之,说明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护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AC本身正确,但只说明第一层意思;B项与题意无关。

试题详情

1、(2010年高考·安徽卷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B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③正确,④错误。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试题详情

2010年高考题组

试题详情

(2009.山东测评)2009年3月28日,旨在普及青少年知识产权知识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江苏无锡开幕。某校为适合此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据此回答20-21题。

20.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被艺术家以新的形式重新演绎,获得广泛好评。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表明

A.必须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必须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

答案 D

21.同学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④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22.(2009.山东测评)孟子早年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温家宝总理在某地视察时也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2009.福建联考)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6分)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9分)

1、(1)①立足社会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发展创新。②着眼于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着眼于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6分)

(2)①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②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③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9分)

2、(2009.福建联考)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材料二:  在古都北京,无论是红墙黄瓦的皇城官府,还是青砖灰瓦的百姓之家,都积淀着北京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人文底蕴,释放着不朽的东方文化魅力。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也与世界上的许多古城一样,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

材料三:  2004年6月28日,为期10天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开幕。世界遗产大会是政府间国际会议,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分别在各缔约国举行。本届世遗大会共审议了48个备选项目,通过了34项世界遗产的申请,其中有29项世界文化遗产和5项世界自然遗产。在闭幕式上,大会通过并宣读了《苏州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要更加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为何要保护文化遗产。(10分)

(2)调查本县市有哪些文化遗产。(至少写出两项文化遗产;写出调查活动的形式)(6分)

(3)根据所调查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写一个保护、开发和利用优秀文化遗产的方案名称。(2分)

2、(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土壤,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10分)  

(2)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大类别:绘画、雕刻、工艺品、文献古迹等有形文化遗产;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无形遗产;节日、信仰等民俗文化遗产;建筑、名胜古迹等纪念物。

调查活动可以采用实地考察、走访专家等形式,也可以借助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至少写出两项文化遗

产;写出调查活动的形式)(6分)

(3)方案名称: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如××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方案。(2分)

3、(2009.辽宁联考)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和永远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凭着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战胜了冰雪雨冻灾害,经受了四川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这一年,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弘扬奥运精神顶住种种压力、艰难、干扰和破坏,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以伦比"的奥运会,实现了炎黄子孙的百年奥运梦想。尤其是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着陆,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魅力,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实力,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欣欣向荣的中国。

(1)简要说明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3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新时期应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10分)

3.(1)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它们共同的内涵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3分)

(2)①根本途径就是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分)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2分)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2分)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2分)⑤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
 
 
 
 

来源: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试题详情

19.(2009.山东测评)在广西南丹县,生活着瑶族的一个分支白裤瑶,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文化面貌和自然古朴的生活方式。为了让人口不足3万的白裤瑶不至消失,广西在政府主导、当地民众参与的情况下建立了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同时对白裤瑶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这一做法    

A. 证明文化的传承只能靠政府      B. 有利于维护和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C. 说明原生态文化都具保存价值     D. 表明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效益

答案  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