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2007·潍坊期末测试)近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将戏曲和风光两大系列作为选仪 题重点促进音像出版的发展,收到了文化和经济双赢的良好效果。该社实施的“山东地方戏曲200工程”,广泛与山东各地方戏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年发行量近200万盘,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戏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相继出版的《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文化历史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答案 (1)①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突出的趋势。②音像制品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而且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并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回答19-20题。
19.(2007·东营综合测试)“汉语热”持续升温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这说明了 ( )
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答案 A
20.(2007·东营综合测试)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认为,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的语言自然就会走向世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语言就会成为全世界都使用的语言
B.当一个国家贫穷落后时,该国语言就会逐渐消失
C.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由本国的传统文化决定
D.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取决于本国的政治和经济
答案 D
18.(2007·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四川省岳池县八旬老人郑以礼,从1984年关注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起,就成了奥运迷,一边坚持收集与奥运会有关的资料,一边为奥运会和奥运会冠军作诗,到如今,老人已为奥运作诗430余首,并准备将诗集献给北京奥运会。这说明 ( )
A.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B.世界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D.奥林匹克精神是每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答案 C
17.(2007·山东实验中学测试)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答案 C
16.(2007·广东调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相对稳定性
答案 C
15.(2007·潍坊期末测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
致好评,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D
14.(2007·潍坊期末测试)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B.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C.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D.对中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努力
答案 B
13.(2007·烟台模拟)“乡音难改”、“耳濡目染”,分别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①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固定不变的特点 ③迁移默化的特点 ④历久弥新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答案 B
12.(2007·烟台3月模拟)文化会影响人的 ( )①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②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言谈举止和体貌特征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11.(2008·江苏姜堰模拟)经济中有文化,就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软实力。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给经济以重要影响
答案 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