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B
11、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知识立意。本题考察了通货膨胀知识点,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难度适中。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①不符合定义错误。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出现,所以②正确。③不符合定义错误。④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购买力降低,故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量知识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正确分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价格与供求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就会不断降低故①正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体现了②。从材料看,该品牌移动电话价格大幅度下降,年销售量达100万部。故③正确。商品的使用价值增加,与其价值变化无关。故排除④。
9、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字可以看出,相同人数在相同时间内,甲企业生产的数量多,产值高,消耗的成本低,说明甲企业的效益高于乙,C项正确;A项不确切,要看具体的销售价格;B项错误,甲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D项错误,甲个别劳动时间少于乙。故选C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并熟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的确切含义。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企业效益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8、C
7、B
6、[答案]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5、正确答案:B
解析:流通环节不会制造利润的。“前港后厂”模式,只是一家钢铁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
的只能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4、正确答案:C
解析: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3、[答案]D
[解析]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从题干不能体现A,因为从 题干看,并没有体现商品质量的高低,排除B。本题易错选C,对商品有用性的关注,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的关注,而未涉及商品价格的关注,是片面的。 K^S*5U.C#O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基本属性。旨在通过世博会这一时政热点考查学生,有效地融合了考点与热点的结合。并考查了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K^S*5U.C#O%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