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3403  363411  363417  363421  363427  363429  363433  363439  363441  363447  363453  363457  363459  363463  363469  363471  363477  363481  363483  363487  363489  363493  363495  363497  363498  363499  363501  363502  363503  363505  363507  363511  363513  363517  363519  363523  363529  363531  363537  363541  363543  363547  363553  363559  363561  363567  363571  363573  363579  363583  363589  363597  447348 

2.《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个观点( )

A.正确,因为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B.错误,因为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

C.正确,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正确,因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解析:选C。“理无常是,事无常非”意思是说,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没有永远错误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故C入选。

试题详情

1.下列诗句中蕴涵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此题考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强调事物的前进性,故①③符合题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强调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不选。②也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6.连日来,台湾媒体纷纷对大陆国庆活动予以连续报道,也对60年来大陆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予以肯定。2009年9月30日,台湾《联合晚报》对两岸关系发表题为“风雨60--两岸从结冰到融冰”的记者述评,回顾了军事对峙的年代、民间互动的年代和政治协商的年代后,指出两岸以“九二共识”为支点,恢复协商,完成了两岸海空运的直航,停滞十年的两岸关系,开始大步向前。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从结冰到融冰的过程。

答案:(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岸关系从结冰到融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2)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两岸由军事对峙到民间互动、政治协商,再到完成两岸海空运的直航,使停滞十年的两岸关系,开始大步向前,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坎坷,海峡两岸关系开始大步向前。

试题详情

5.在国家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中,包括针对基础设施在内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增速太快,结构不合理(如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这说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②做事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促成质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③符合材料意思,材料没有涉及④,故选A。

试题详情

4.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产值将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图书出版业的产值。据业内人士透露,电子书价格一般在图书定价的1/6-1/5之间,举例来说,一本30元的图书,相应电子书的价格在5-6元之间,甚至更低,电子书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数字出版业的兴起,表明( )

①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事物自身充满着矛盾 ③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④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是同时发生的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D。电子书比传统图书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①③当选。②不符合题意;④错,旧事物不会随着新事物的产生立即消亡。

试题详情

3.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引文意思是说,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强调量变的重要性,所以选①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2.《论语》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包括(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③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④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没有体现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同时,这也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材料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所以,选C。

试题详情

1.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种经济周期性波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能为力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避免规律产生不好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①观点错误,否认了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④观点错误,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用排除法选C。

试题详情

15.2009年12月16日,在深圳打工的7名女性农民工登上美国著名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时代》的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农民工。

某校高三(1)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发言热烈。

同学甲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同学乙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同学丙说: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施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民不宜进城务工就业。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就“农民工”课题中的某一问题,确定一个子课题,写出子课题的名称,并简述选定该子课题的理由和研究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同学甲和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同学丙的观点没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就“农民工”问题确定一个子课题,属于研究性学习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同学甲和同学乙都只看到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同学丙的观点不能正确对待矛盾,不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2)①确定的子课题有:农民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农民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思考;如何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等。

②要求:结合所学的教材知识来说明确定该子课题的必要性;要联系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③方法:可采用实地调查、网上查阅、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

试题详情

14.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须简述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交政策的分析说明题,考查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2)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的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