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成都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长期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产生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题,是引导教育群众的基本内容。据此回答8-9题。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引导教育群众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 (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B.崇高的理想对人们的行为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 A、D观点错误,C与题干不符。
[答案] B
9.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一精神的实质是 ( )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B.奉献社会、大公无私的思想
C.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优秀传统
D.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勇于献身、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答案] D
当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我们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抛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仰,要称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据此回答6-7题。
6.我们之所以要抛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仰,是因为它 ( )
A.主张极端自私的人性论
B.主张自然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制约
D.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
[解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论点属于极端自私的人性论,A应选。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合。
[答案] A
7.我们之所以要称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是因为 ( )
①重视了个人正当利益 ②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不是原因。
[答案] B
5.2010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大学生张晓军怀着创业的梦想,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民,建起了“绿能农村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现在,他不仅把合作社生产的90%以上的蔬菜卖到日本等国,还开始向俄罗斯等国输出有机大棚技术。张晓军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也只有创业初期的梦想一直支撑着我走下来。”这说明
( )
①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把理想付诸行动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2009年4月28日,天安门城楼迎来于彬、甘金华等150多名为共和国建设付出热血和汗水的全国劳动模范。据此回答3-4题。
3.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经理于彬说,作为一名交通战线上的技术管理工作者,只有多做精品,多出精品,既快又省地建成美观、实用、价廉的高速公路,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名劳动者的价值。他的话表明
( )
A.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D.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解析] A、D说法错误。B没有反映材料主旨。
[答案] C
4.“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多大能力,就应该尽多大力量帮助别人,给予他人帮助,是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第八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甘金华的肺腑之言。他的话表明
( )
①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贡献与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③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④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③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2.(2010年南京模拟)白海是鞍钢转炉的操作工人,在工作中坚持自学,创造性地探索出新的操作模式,将复杂的炼钢工艺简单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操作和技术难关,成为鞍钢先进操作法的创造者,为鞍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鞍钢集团QC成果一等奖、辽宁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白海的事迹表明
( )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人生价值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 ④人生价值要通过自己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B
1.2009年4月27日,深入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京召开。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在纪检工作岗位上,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甘于无私奉献。当她罹患肺癌后,还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党员干部群众,受到人们的敬仰。这说明
( )
A.只有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为社会作贡献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作出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答案] C
18.2009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在北京成功完成废墟搜救实战演习。这意味着大地震发生后不能迅速获取详细灾情的国际性难题,在我国不再是难题了。对此,有人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利用和创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8分)
[答案] (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6分)
(2)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我国研制成功“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6分)
(3)规律是客观的,它不能被创造或消灭。规律只是随着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人们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由此可见,题中观点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是正确的,认为人们能够创造规律则是错误的。(6分
17.(探究创新题)材料一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开发西部要有新思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改革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
材料二 云南省经过分析,认识到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等劣势。据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短短五年间,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已跃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
(1)从哲学上看,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10分)
(2)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8分)
[答案] (1)①要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服务于西部大开发。②要“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就必须做到一切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③以市场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反对照搬照抄,“一哄而上”。(10分)
(2)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8分)
16.(2010年太原模拟)2009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突破。之所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因为
( )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解析] A、C、D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B
15.2010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人们片面强调人工建设,忽视原始植被的保护,往往事倍功半。这说明
( )
A.人在规律面前是束手无策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违背客观规律,办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解析]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错误在于“无条件的”。
[答案] 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