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 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 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 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不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别,而是直接反映与能动反映(创造性反映)的差别,是肤浅与深刻的差别,因此②④可入选,而①不能入选;任何反映都具有局限性,因此③观点错误。
答案:D
6.漫画《补救措施》的寓意说明 ( )
A.假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
B.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表现
C.假象实际上是一种错觉
D.假象与真象有严格的界限
解析:假象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错觉,A、C说法错误。漫画的寓意是以假象掩盖本质而不是用假象掩盖真象,故选B而不选D。
答案:B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
A.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
B.意识促进了客观事物的发展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决定改革开放的成败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故A说法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B说法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
4.一位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认识事物所经历的“只是山”、“不是山”、“还是山”的过程表明 ( )
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正确认识总是在与错误认识的斗争中发展的 ④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要经历一定的曲折与反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认识的根本任务等知识的理解。材料中所述的认识事物所经历的过程表明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3.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形容工作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其实诗人的本意是通过春蚕吐“丝”寄托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材料启示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 )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透过现象看本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本题借用诗句入题,增添了试题的文化底蕴。材料中“诗人的本意”折射出的信息是我们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
答案:C
2.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我们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不愿学习,不会学习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就会“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成为干巴巴的“空心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哲学根据是 ( )
①理论是系统化、体系化的正确认识 ②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④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②④切题,当选。①③不准确,理论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答案:A
1.自从魔术大师刘谦在春晚上表演了精彩节目之后,魔术表演风靡大江南北,给人美的享受。波音飞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失踪,硬币穿透瓶壁进入水杯,没有借助外力的人体悬浮在半空……魔术在带给们快乐的同时,也从哲学角度启发人们 ( )
①并非所有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②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③并非所有的感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④假象是引发错觉的一个重要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的理解。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轻松解题。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无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本质的表现,①②观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6.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青年学生担负着振兴中华、祖国腾飞的重任,要及早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2)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说明“创新”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
解析:本题具有综合性。第(1)问主要考查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第(2)问考查了创新性思维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例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不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中华民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世界是变化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证明,只有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中国才能不断发展,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2)①创新性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②创新性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创造性思维。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它的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却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竖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200美元。”从此以后,植物园再没有丢失过花卉。据此回答14-15题。
14.作为植物园,游客总是大大多于管理者,利用游客监视少数的盗窃者,这种管理支点的选择是高明的。其高明之处在于 ( )
A.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解析:这种监督方法只适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答案:B
15.作为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法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这说明 ( )
A.分析是进行科学思维的最有效方法
B.必须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综合
C.科学、合理的想象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D.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
解析:这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