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3988  363996  364002  364006  364012  364014  364018  364024  364026  364032  364038  364042  364044  364048  364054  364056  364062  364066  364068  364072  364074  364078  364080  364082  364083  364084  364086  364087  364088  364090  364092  364096  364098  364102  364104  364108  364114  364116  364122  364126  364128  364132  364138  364144  364146  364152  364156  364158  364164  364168  364174  364182  447348 

26.国务院批准成都和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中央设立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在于为成都、重庆两地提供一个“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缩小以至消除城乡差距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性的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要求成渝两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成渝两市选择所辖的部分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推广。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央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6分)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及推进这一战略先在“点”上试验,然后再到“面”上推广的依据。(9分)

答案:(1)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普遍性发展道路,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同时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③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渝改革试验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促进两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分)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其整体和部分,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当城市、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应该拿出更多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优目标。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又可以相互转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大量的具体事实概括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推进这一战略时,先行试点就是注重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点上取得了成功经验,再在“面”上推广,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提高。因此,“试点”即“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试“点”,可以检验“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是否正确,再在“面”上推广,可以少走弯路,以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健康推进。(9分)

试题详情

25.(2010辽宁抚顺六校联合体一模)安徽某市在大力发展养殖业过程中落实“循环经济”模式,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鸡肠等“垃圾”不但没有污染水源,每年还能带来数千万元的产值。这蕴涵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B.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有条件的

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D

试题详情

24.一位老师上课时津津有味地介绍蔷薇,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第一位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第二位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而第三位学生的回答是:“我想我们要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多年以后,前两位学生无所作为,而第三位学生以其突出的成就闻名远近。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敢于超越自我

B.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C.要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D.要勇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答案:B

解析:前两位学生只是对现存事物的重复表述和再现,而第三位学生则要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事物,故应选B项。

试题详情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 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议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据此完成22-23题。

22.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科学问题与科学发展水平、研究者的兴趣爱好相关,②③符合,应入选。①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实践决定认识,④中的“问题决定实践”错误,应排除。

23.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对科学理论、已有的思想观念完全持“否定”“摆脱”的态度是错误的,①②应排除。③④正确表达了面对科学难题,培养科技创新意识的积极做法,应入选。

试题详情

21.(2010浙江宁波期末)温家宝总理强调:对“新农保”试点,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各地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这主要强调了( )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C.结合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才具有真正指导意义

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C

试题详情

20.“2010年是‘寡妇年’、‘无春年’,不宜结婚”。因为这个说法,不少“80后”情侣们在父母、爷奶的催促下,纷纷在新年到来前结婚。其实,“无春”只是正常的历法演变,与吉凶无关,更不可能影响到婚姻的幸福与否。这是因为( )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2010年是‘寡妇年’、‘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用主观联系代替客观联系的体现,因此选择D项。

试题详情

19.(2010江苏镇江调研)江苏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秸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秸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及“秸秆粉碎沤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答案:B

试题详情

18.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飞跃,是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这些,只有通过否定这个环节才能实现。这是因为( )

A.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新生力量、积极因素

B.新旧事物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答案:A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否定,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来实现发展,故应选A项。B、C、D三项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17.(2010福建厦门一中半期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这就是说要…( )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B

解析:高中阶段很关键,要努力学习,为以后成才打好基础,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试题详情

16.下表显示了人的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读表:

左脑
显意识
语言
时间
分析
理智
做事
求实
现代认识
右脑
潜意识
表象
空间
联想
情感
做梦
创造
原始认识

左右脑之间存在差异,体现了( )

A.联系的客观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真理的相对性       D.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