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3995  364003  364009  364013  364019  364021  364025  364031  364033  364039  364045  364049  364051  364055  364061  364063  364069  364073  364075  364079  364081  364085  364087  364089  364090  364091  364093  364094  364095  364097  364099  364103  364105  364109  364111  364115  364121  364123  364129  364133  364135  364139  364145  364151  364153  364159  364163  364165  364171  364175  364181  364189  447348 

6.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及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文字使用上的共识,说明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都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①②正确。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试题详情

随着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人们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也越来越熟悉。“海宝”通过汉字“人”的体形,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蓝色之水的体色,表达“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海宝”与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在形象上各自不同,在承载和传递文化的任务上也各有侧重,所以有人说“海宝”是海文化的折射,“福娃”是京文化的体现。据此完成4-5题。

4.在“海宝”和“福娃”的设计上( )

①两者都有着较大的社会价值 ②两者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③两者都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两者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海宝”和“福娃”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地域性而非民族性特征的体现,故④错误。①②③正确,A项应选。

5.下列对“海宝”“福娃”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是对世界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②二者都是在兼收并蓄中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发展与创新 ③二者的差异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④二者的设计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特性。在交往中兼收并蓄,推动了世界文化发展。①②③④正确。

试题详情

3.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③正确;“对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④正确。故D项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试题详情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千米,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 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由此在2009年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据此完成1-2题。

1.甲骨文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民族性

答案:A

解析: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A项。

2.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不是同步发展,所以B、D两项错误。

试题详情

答案:(1)例如:符合的事例:同学生病了,帮同学找医生、取药;违反的事例:与同学发生矛盾,就大打出手。(4分)

(2)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3分)

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3分)

(3)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要从现在做起,想到做到;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要注重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4分。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符合题意也可以)

试题详情

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涉及不同模块的内容。设问(1)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现象。回答这个问题,主要运用到消费心理和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等知识。设问(2)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手机的广泛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难点在于如何将“手机的使用”与“文化知识”相联系,与什么“文化知识”相联系。评价手机使用对学生的影响,必须将手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进行分析。设问(3)属于综合探究性设问,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选择一定的角度,有条理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29.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王某,因耻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还有该班学生陶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围绕“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

(1)请你围绕这一主题,举出你身边符合与违反这一主题的事例各一个。(4分)

(2)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6分)

试题详情

28.目前,手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必需品,而这一影响也到达了中学校园。在中学校园里,经常见到中学生们打手机谈笑风生,“有事打我手机”几乎成了部分中学生的口头禅。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本校学生的手机拥有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些同学对中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手机拥有率
手机价格
资金来源
65%
千元以上
千元以下
父母提供
打工收入
亲友赠送
约76%
约24%
82.42%
5.26%
12.32%

(1)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概述你对该校学生手机消费状况的认识。(6分)

另一些同学对中学生手机用途和手机短信内容进行了调查:

手机用途
与家人联系
发短信
玩游戏
上网
闲聊
占比(%)
38.55
52.17
19.13
8.99
44.1
短信内容
新闻
学习和生活信息
聊天
“绯闻轶事”
荒诞、庸俗信息
占比(%)
5
30
50
5
10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手机广泛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5分)

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让手机在中学生中放任自流,许多人将很快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对此他们提出如下几方面建议:一、提高认识,杜绝攀比。二、立足家庭,正视问题。三、校内督查,积极引导。四、多管齐下,加强管理。

(3)请你就上述某一方面的建议提出两条具体的落实措施。(4分)

答案:(1)该校学生手机拥有率高,高档手机比例大,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这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中学生消费水平提高,但同时也反映出中学生消费还受到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6分)

(2)手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落后、腐朽文化的肆意扩散,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喜”与“忧”)中学生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学会选择,拒绝污染。(5分)

(3)(学生选择某一方面作答,提出两条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即可适当得分,4分)

试题详情

27.(2010江苏南京学情分析样题)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引来多方讨论。围绕“文化”,有同学认为:“讲时尚,就不能谈传统。”

(1)请用文化生活知识点评该同学的观点。(6分)

(2)通过学习,你认为现实的文化生活中哪些是中学生应该追求的“时尚”?(6分,至少答出三点)

答案:(1)不赞同该同学观点。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如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发展成为时尚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③无论时尚文化,还是传统文化,只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都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6分)

(2)中学生在现实文化生活中应追求的“时尚”,诸如:①参加校园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多读书,读好书;②参观历史博物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积极投身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等。(6分,参照以上答案,言之有理,能够至少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试题详情

26.盘点2009年中国教育: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高考最核心、最敏感的改革内容,评价制度迎来历史性突破;福建省等11个省份开始课改后的“新”高考,引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新模式。高考改革正逐步告别“一考定终身”的时代。

据此,有的中学生认为:“随着高考录取方式的改变,中学生应首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然后再关注学业水平。”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9分)

答案: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提高科学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3分)②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3分)③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二者没有先后之分。必须在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

试题详情

25.一位单位负责人说:“如果一个应聘者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自身修养却不够,品德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我们都不予考虑。”这是要求应聘者要(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C.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D.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答案:C

解析: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材料是对二者统一性的要求,C项正确。A、B、D三项只强调一个方面,故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