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4005  364013  364019  364023  364029  364031  364035  364041  364043  364049  364055  364059  364061  364065  364071  364073  364079  364083  364085  364089  364091  364095  364097  364099  364100  364101  364103  364104  364105  364107  364109  364113  364115  364119  364121  364125  364131  364133  364139  364143  364145  364149  364155  364161  364163  364169  364173  364175  364181  364185  364191  364199  447348 

17.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                        ( )

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的“继续实施”“贯彻落实”可以看出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体现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①说法错误,因为政策是主观的。③不是认识论观点。

答案:C

试题详情

16.(2010·南昌模拟)2009年5月2日,胡锦涛在中国农业大学考察时给农大同学和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出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第三,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第四,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②人们的认识应不断深化扩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解析: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人们的认识应不断深化扩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④不是从认识论角度说明的,故排除。

答案:A

试题详情

2009年5月4日,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

14.科学发展观能指导人们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 )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

D.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解析: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论,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故选D。A、B、C都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D

15.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 )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①错误。材料不涉及实践决定认识的问题,故排除③。

答案:B

试题详情

13.(2010·洛阳模拟)2009年6月16日,河南省邓州市在农村民主管理实践中,探索出“4+2”工作法,即“四道会议+两公示”。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都先由村党支部提议,再交村“两委”商议,然后交村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做决定,这是“四道会议”。决议形成后,还要公示并征求群众意见,实施结果也要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这是“两公示”。几年来的实践表明:“4+2”工作法是改变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的有效途径。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④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邓州市在实践中探索出“4+2”工作法,改变了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故选B。③的观点不是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B

试题详情

12.下图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两个会徽都以汉字(前者是“京”字,后者是“世”字)书法和拟人的形象作为主体内容。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艺术创作                     ( )

A.来源于创作者的艺术加工

B.既源于生活,又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C.是人们在生活中主观想象的产物

D.来源于社会实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的设计运用了汉字书法和拟人的形象,这表明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

答案:D

试题详情

(2010·西城模拟)中国设计师以中国传统文化纸卷轴为创意,以有着千年历史的“祥云”图案为灵感设计了第29届奥运会火炬。据此回答10-11题。

10.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讨论会上,一位参会的设计师无意中拿起桌上的纸一卷,触发了设计者的灵感,从而成就了“纸卷轴”火炬。灵感的获得      ( )

A.完全是偶然的

B.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头脑与机遇结合的产物

C.依赖于外界事物刺激

D.来源于人的主观意识

解析:A、C、D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B

11.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圣火从水中被点燃,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传统观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再次打破“纸”与“火”难以共存的传统观念,从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共荣共生的理念。这对我们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启示是 

( )

①要善于发现问题 ②要敢于超越 ③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④要彻底否定传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的观点是错误的,对待传统应坚持一分为二,坚持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答案:A

试题详情

2010年1月12日,人民网发表文章指出,传统观点认为,有机肥料是安全的,有机肥料施用多多益善。我国绿色食品的肥料标准中,也规定只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有专家研究指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一样,施用不当或过量施用,同样会对作物有害,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风险。据此回答8-9题。

8.有机肥料的施用不当或过量同样会有危害,这表明           (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办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③错误认识会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效果 ④任何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的对立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④将矛盾的对立统一等同于优点和缺点的对立统一,是错误的。

答案:A

9.人们对使用有机肥料的认识过程表明                ( )

A.正确认识都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C.创新就要敢于彻底否定传统观点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解析:由施用有机肥多多益善,到施用不当和过量也有害,体现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答案:D

试题详情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6-7题。

6.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 )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解析:A、D错误,B项没体现。

答案:C

7.我们要不受蒙蔽而明大理,就应当                  ( )

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做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②说法不准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2010·大连模拟)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表明                           (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现象与本质并不是直接合二为一的

C.假象并不表现本质

D.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

解析:材料不是强调美与不美、信与不信等关系,故不选A。C、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5.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

A.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D.要不断深化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解析:现象与本质并不是直接合二为一的,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答案:C

试题详情

2009年6月4日,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400年来,天文望远镜经历了无数进步和创新,而LAMOST通过创造性地应用主动光学技术实现了用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光学系统,开创了望远镜的一个新类型,使中国第一次在望远镜类型上占有一席之地!据此回答2-3题。

2.从思维的角度看,中国第一次在望远镜类型上能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取决于( )

A.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B.形象思维的生动性

C.理性认识的创造性        D.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解析:创造性地应用主动光学技术,体现了理性认识的创造性。

答案:C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

A.要不断地深化认识,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B.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C.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

D.要积极推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解析:材料突出的是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