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6479  36487  36493  36497  36503  36505  36509  36515  36517  36523  36529  36533  36535  36539  36545  36547  36553  36557  36559  36563  36565  36569  36571  36573  36574  36575  36577  36578  36579  36581  36583  36587  36589  36593  36595  36599  36605  36607  36613  36617  36619  36623  36629  36635  36637  36643  36647  36649  36655  36659  36665  36673  447348 

1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3.612×1023 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 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 mol CH4中约含有3.01×1024个电子

试题详情

10.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B.V1<V2      C.V1=V2      D.V1V2

试题详情

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试题详情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时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

试题详情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的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试题详情

6.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试题详情

5.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D.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

试题详情

4.下列关于浓硫酸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试题详情

3.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 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要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试题详情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简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